最近小编看了一部纪录片,片名叫《他乡的童年》。
刚播两集,豆瓣就打出了9.1的高分,这里强烈推荐给各位家长。
《他乡的童年》一共六集,战地记者周轶君以2个孩子妈妈的身份探访6国,聚焦在我们各个阶层共同焦虑的话题——教育,试图解开芬兰,日本,英国等不同国家关于孩子教育的秘密,希望看到不同国家不同的教育方式。
教育,是中国各个阶层共同焦虑的话题,无数家庭穷尽所有把孩子送去国外,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但,怎样才是最好的教育?当然也没有标准答案01 日本日本幼儿园的早晨孩子们都在晨练,让身体苏醒;从小练习集体坐姿,讲究个人仪表。
幼儿园的推拉门特殊设计,需要第二次才能关上,没关上坐在窗边的孩子会被冷风吹。
洗手池没有水盆,这样孩子们就能记得关上水龙头,不然会淋湿自己的鞋子。
虽然没有条条框框的规矩,但是一切的特殊设计也都是为了提醒孩子如果事情没有做完整,有人会因为你的而受伤。
从孩子的教育方式,也许能明白为什么日本以做事严谨,追求完美而闻名。他们的追求完美,是为了让团队更好,是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
日本的教育还有一个令小编觉得可值得借鉴参考的是对家长的教育。
莲花幼儿园的园长认为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一起学习饭钱感恩仪式,以身作则的教育孩子”
“父母与孩子之间不是支配关系,应该要平等学习,才能共同成长”
“父母应该是时时与孩子一起学习,这样才能成为更优秀的大人”
02 芬兰提到芬兰教育,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
这个人口只有500万的国家,号称教育最强国。芬兰教育更加关注孩子的综合成长。
这里的孩子上学极其自由,用我们的标准来看甚至自由过了火。到达学校时,感觉这里与其说是学校,不如说是游乐场。学生们有聚在一起玩手机的、打游戏、玩桌游的,甚至还有翻跟斗和跳舞的人。
芬兰的上课模式不照本宣科:老师经常带着学生去森林上课,给每个人发一张色卡,让他们去森林中寻找匹配的颜色。
对于家庭教育来说,芬兰的父母和中国父母有个相似的地方:不擅长表达爱。
芬兰人把“爱”看的很崇高,在芬兰父母的眼里,父母不是孩子最好的朋友,而是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存下来的人,所以需要规矩和边界。
从芬兰的老师角度上看,拉妮老师觉得学习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不是为了竞争或者攀比,只是为了自己和学生而已。因为她能学到的知识,就是她教给学生的东西。她的老师是这样教会她,如今她也这样教育着自己的学生。
芬兰人所追求的:回到生活,回到生存的环境中,为了你的生活而学习。03 印度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超强动手能力
印度有个很有趣的思维 Jugaad,可以理解为,凡事都有替代方案。
印度有它贫穷匮乏的一面,所以Jugaad 思维变成一种必要,用废物制造玩具,有着因地制宜的解决能力。
印度老师教学方式喜欢举一反三,印度学生在学习中也是不接受标准答案,他们非常乐于跟老师争辩,挑战权威,老师也非常乐见学生对他的挑战。
当年印度高分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阿米尔·汗饰演的兰彻是皇家工程学院的异类,他特立独行,不死记硬背,公然质疑学校的教学方法。
虽然环境等限制,但是印度人在教育上会自己组织学习,在连鞋子都穿不起的贫困地区,让他们感受互联网教学。
苏卡塔教授说:孩子们的主动性,让他看到了孩子们也有未来的可能性。
印度思维方式中先进的那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辨的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等等,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思考。纪录片还在更新着,《他乡的童年》每个细节都在引发中国观众的对比和思考。
但,每个国家都有适合自己的方法,重要的是跟着时间的变化,去改变、提高它,让它更适应这个时代,这才是最重要的。导演周轶君也表示:虽说像芬兰因为有了好的福利才保障了好的教育我们无法马上做到,纪录片也注定无法解开中国父母的补课焦虑,升学压力。
但愿与大家分享,旅途上的惊喜、感动,与观念刷新。因为坚信,当你眼界宽阔,看待这些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
(文章部分综合整理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谢谢)
看过纪录片的朋友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你觉得哪些教育方式适合中国的孩子们?
评论区理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