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后>聪明的父母,从不跟孩子“多说一句话”,3招教你做不唠叨的父母

聪明的父母,从不跟孩子“多说一句话”,3招教你做不唠叨的父母 父母不能对孩子说的几句话

父母不能对孩子说的几句话

父母不能对孩子说的几句话

【导读:】

最近,在育儿圈的家长口中,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

“十个妈九个唠,还有一个不唠的,是因为爸爸唠”。

其实,在现实的家庭教育中,唠叨已成了许多父母对孩子的常态式教育,似乎成了唠叨得越多,就越能传递出父母们对孩子的关心,并且孩子也会更容易理解和“听话”。

深以为然!

“唠叨”真的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吗?

事实上,“唠叨”真正含义就是指曾经说过的一些话,在当时并没有产生任何的作用效果,从而由此引发的再一次或多次的重复说教。

所以,由此可以明显的看出,“唠叨”的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从收效结果来说,却是一种十分无效的教育方式。

那么,既然“唠叨”的这种教育方式是无效的,为什么父母还不依不饶的会经常性的使用呢?

过度唠叨,是对孩子的极度怀疑

在今年的国庆节假期,我带着孩子和附近几个人一起组团去外地游玩,我们就在旅行社指定的地点进行了集合,刚到那里,恰好对面赶来了一对母女,孩子大概有7、8岁左右的样子,但明显的感觉到神情叛逆,一脸都不耐烦的样子。

可在旁边的妈妈却陪着笑脸,一直都在给小女孩不停的说着什么。

然后在上车后,整个车上就只有我儿子和那个小女孩两个小孩子,不一会那个小女孩就主动的和我儿子打起了招呼,还邀请儿子过去和她坐在了一块儿。

可是后来在旅行开始后,那个小女孩的妈妈就像打开的“说话的机器”一样,一直就跟在小女孩的屁股后面不停的唠叨着:

宝贝,别急,你要跑慢点儿,人多了小心待会儿走丢了;快点把头发给绑起来,你就不会那么热了;已经给你说了多少次了,在吃饭之前一定要洗手的......

终于,在旅行的最后一天吃晚饭时,那个小女孩才刚吃还没两口饭,她妈妈又急忙在旁边说:“你吃慢点不行吗,又没人在跟你抢,急什么呢”。

可是,还没等她妈妈把话说完,小女孩就当着众人的面,把碗和筷子使劲的往妈妈面前推了过去,然后气呼呼地转身就回到房间去了。

此时,在大家神态各异,惊讶的眼神里,小女孩妈妈满脸的“尴尬”,想去安慰下她,都找不到可以伸手的地方。

常言道:

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

其实,这么大的孩子了,的确也是会有很多不让人省心的地方,但是这位妈妈的“人盯人式”的“唠叨”,让我都会觉得真像一只苍蝇一样时刻在耳边嗡嗡作响,可想而知,作为一个七、八岁左右的孩子哪里能听得进去她那唠叨式的教育呢。

而且在她的话语里,可以听得出几乎尽是对孩子的不信任,似乎一旦孩子没有了她的所谓提醒和指示,便会什么事都做不了一样。

著名作家刘震云曾在一次论坛上提到自己在家庭亲子教育时,就非常的反感运用那种唠叨式的教育。

事实上,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那种“唠叨式”的教育,究其本质在是在育儿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焦虑感,对孩子的未来没有把握,并且也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和发泄口,从而就幻化成了一种不良的负面情绪,在无形之中转嫁给了孩子。

当然,如果在孩子年龄较小的时候,父母适当的采用“唠叨”的方式,的确是可以起到一定的提醒和保护的作用,但是当孩子慢慢长大以后,随着孩子个人的自主能力越来越强,自我性格突出以后,这种曾经的“唠叨”在他们看来就会成为一种负担,一种十分反感的方式。

从而就会造成:一方面给孩子带来了困扰,在他们想去遵循自己的内心和父母的要求时,不知道应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

另一方面,在父母的各种唠叨里,充满了许多的负面情绪和不信任感,就会让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极容易产生一种逆叛的心理。

唠叨和语言暴力的距离很近

曾在知乎上有一个这样的问题:最反感父母是什么时候?

在下面评论中最高赞就是“父母唠叨”的时候。

由此可见,在一个人厌烦,极度反感对方时,又怎么可能听得进去对方的言语呢!

事实上,“唠叨”不仅不会让人能依据你的话语去改变他自己,而且唠叨和语言暴力之间的距离也非常的接近,中间就只隔着“无限重复”这四个字而已。

在家庭育儿中,很多的父母一般都是采用套路式的教育方式,先轻言细语、打感情牌等方式,来对孩子进行苦口婆心的摆事实、讲道理,但凡孩子如果没有一丁点的转变,然后父母就会变为正式的唠叨,而且声音也会变得越来越大声,话语的内容也会越来越难听。一步一步的紧紧的逼近。

“唠叨”就仿佛成了父母每天都会上演的“独角戏”,很多时候而且还要强行的让孩子作为观众,投入的观看和配合到这一场景中去。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就即使是成年人都难以忍受的“唠叨”,叫孩子又怎么可能做得到呢,此时,父母看到孩子“油盐不进、屡教不改”的样子,原来的一线希望却在一点点的变成了失望,所以,在情绪上自然是会受到严重的打击的。

在生活中,当一个人在情绪不稳定时,于是说话的语气、神情、内容等等,便会朝着难以控制,且可憎可恶的方向去发展。

在网络上也有人曾这样去比喻“唠叨”:

在魔鬼发明的那些所有恶毒办法中,只有唠叨才是最厉害的。它就像眼镜蛇毒一样,总是具有毁灭性,置人于死地。

的确,唠叨就像是潜伏在空气中的一种慢性毒药一样,最开始以“碎碎念”的形式,出现在父母与子女之间。

渐渐地,一旦唠叨变得无力之后,就会升级成为可怕的“语言暴力”,最后就会渗透到孩子的生活中。

让孩子被迫在自我、道德、情感、自信中纠结盘旋着,不知该如何做出选择,无所适从。


聪明的父母,从不跟孩子“多说一句话”

其实,很多家长的这种“唠叨式”教育,在心理学上,是把它定义为一个名词叫“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是指剌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这就好比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花钱没有计划,看到什么就去买什么,结果就会发现钱在无形中会越来越少,等到要用时,就捉襟见肘,也看不到钱的力量了。

同样的道理,在家庭教育中,语言的力量也是同样如此,并不是说得越多,就越能起作用,而是能否打通彼此间沟通的通道。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都有发生的。比如:

当孩子某次因为不用心而没有考好时,父母就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的重复着对一件事作出同样的批评,从而就会使孩子从内疚的不安再到不耐烦,到最后就会很反感讨厌。一旦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因为孩子一旦受到了批评之后,总是需要有一段时间才能够去恢复心理的平衡,当受到重复的批评时,在他的心里就会嘀咕:“怎么老是这样对我呢?”孩子那种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在一定的时间之内复归平静,所以,最终导致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

可见,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的唠叨是不能超过限度的,避免出现上述的那种“超限效应”,对孩子的教育力求做到“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进行再次的批评,那也不应只是一味的简单地重复,需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换个方式,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总是在被“揪住不放”,这样,孩子心里的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才会随之减低。

那么在和孩子沟通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1,话不在多,意思点明就行

中国有句古话:

“钱要花在刀刃上,话要说在点子上”。

所以,父母的唠叨,之所以无用,其实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说了无数句的话,可孩子根本就不知道你具体真正的是想要说什么。

关于要把话说到点子上,在畅销书籍《亲密关系》一书中,就有提到过一个简明扼要的表达方法——“XYZ陈述法”:

将行为描述和第一人称陈述结合起来,就构成了“XYZ陈述法”。

XYZ陈述法的格式为:“当你在Y情境下做了X的时候,我感到了Z”。其中“在Y情境下做了X”是行为描述,“我感到Z”是第一人称陈述。也就是相当于:X代表具体的情境,Y代表着他人的具体动作行为的描述,Z就代表着自己的感受。

很多时候当你的孩子在写作业时磨磨蹭蹭的,父母通常就会说:

“你这孩子,怎么会这么不听话呢,如果现在不好好的学习,将来只会有你吃亏的”。

本来出于父母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希望孩子能快点把作业写完,要好好学习,将来才不会吃苦,其实是一种对孩子未来的关心和担忧。

可是,一旦当这“想法”转变成“语言”后,却就变成了指责和发泄,所以在这样的沟通前提下,孩子当然是不会听话的。

那么,如果合理运用上述的“XYZ陈述法”时,就可以这么说:

“你的作业都没写完(X的情景),可还在玩其它东西(Y的具体行为),因此我很着急,担心你作业写不完,知识没学好,就会耽误你接下来的休息、娱乐和学习(Z自己的感受)。”

所以,当孩子听到你用这样平静而清楚的表述之后,就会觉得没有一点多余的情绪发泄,最后就会顺其自然的去冷静的思考和计划本该属于他的那些作业了。

2,多说肯定的话,少给否定的说教

在家庭教育中,为什么会出现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总是感觉不顺畅?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双方没站在同频范围之内,当父母和孩子在沟通时,孩子可能是在表达自我的需求和感受,而出于父母来说却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导致沟通的双方,根本就没有站在同频的范围,结果势必就形成了南辕北辙的现象,不如人意。

比如一个孩子想在外面多和同伴玩一会儿,但妈妈却说:不行,必须要赶着回去做饭。

很显然,此时,妈妈并没有知晓孩子心里真正的需求,而只是一心想着自己想要做的事,想要达成的目的,并且希望孩子也要达到自己的要求。

而此时,如果妈妈能把这个“不”字去掉,然后换一种表达方式:“还有5分钟,爸爸就要下班了”。可能结果就大不一样了,孩子就会很乐意的跟着妈妈回去了。

习惯了家庭生活的孩子,在没有被“不”字刺激的情况下,自然也能相对平静的听懂妈妈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

试想一下,谁会乐意在被拒绝的情况下,还心甘情愿的去与对方合作?

所以说,当父母在和孩子沟通时,要少一些强行的拒绝和指责,尽量多使用一些正面的话语:

同样是在面对不想回家的孩子,如果妈妈换种方式也可以说:

“妈妈看得出来你现在还不愿意走,还想玩很长很长时间。玩得正高兴的时候,真的是不想离开的哈。”

并且还可以告诉孩子:

“其实,妈妈也想来接着陪你玩,问题是快递员半小时之后就会来了”或者说:“我们先回去吃完饭了,一会再出来玩哈。”

总而言之,如果父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多去倾听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学会用“是”代替“不”用“好吗“代替”“不行”,句末多用“哈”字,把“否定”变成“肯定”,以此就可以很好的建立起和谐平静的一种双向沟通环境,效率也会更好的。

3,说一万句话,不如做好一件事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段话让我印象很深刻:

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其真正的含义就是,润物细无声,耳濡目染才是最有效的一种教育方式。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教育孩子时,就很少会采用苦口婆心地说要怎么做,怎么做,而是把要教给孩子的一些道理,用实际行动的方式去间接的告诉他们。

比如他的一个爱好就是喜欢读书,每天晚上在7点过后,就是他的读书学习的时间。

在这个时间段里,规定谁都不能去打扰他,无论天气再炎热、再严寒,也不会成为他无法静心读书的客观理由。

正是因他的这种“读书无止境”的观念和自己亲身的实际行动,日复一日的,渐渐的就在孩子们中形成了耳濡目染,自然而然的也就跟着喜欢上了读书,而且他们个个都是成就不凡。

小结:

在家庭育儿教育中,比起言传,其实身教才是更有利于孩子的教育,很多时候,用无声的言行,比任何口头的道理都有效。

力求放下父母的架子,以一种朋友的身份,别俯下身子,而应该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让孩子感受到一种平等、尊重和友善,这样,就会更进一步的拉近父母和孩子的心,从而紧紧地走在一起。

心近了,父母说的话,孩子自然就会愿意听。

我是萌萌妈育儿经,致力于家庭育儿经验的分享,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很乐意与大家互换育儿历程上的心得体会,期待您的关注,快乐与您共分享!

相关推荐 /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