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孩子是不可替代的学习主体,让孩子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孩子是不可替代的学习主体,让孩子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家长应该给孩子自主选择的

家长应该给孩子自主选择的

家长应该给孩子自主选择的

本文由妙妙亲子屋原创首发,禁止转载

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见面。欢迎来到这里,今天跟大家聊聊孩子在学习兴趣中和父母产生了分歧的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做,从哪些方面考虑呢?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

任何人都是自己行为的主体,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也是一样,尽管因为年龄的缘故,在某种意义上不承担定的行为能力与责任,但在学习这种事,孩子则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学习主体。不管父母采取何种教育方式,但最终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的却是孩子本身。做父母的明白了这一点,就自然了解了要想使孩子取得骄人的成绩,就不能忽视孩子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据科学研究,从婴幼儿到青年,智力发展有三种类型上升型、下降型和有升有降型。而智力的上升与下降,首先与孩子的个性有关。那些独立、积极,富于坚持性的孩子显示智力上升;依赖性强、对事物态度消极、回避困难的则相反。所以,培养孩子的良好个性能真正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其次,智力的上升和下降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教育是民主的、有规律的、有干涉但恰如其分的,注意鼓励尊重并平等相待、有思想情感交流的,孩子的智力发展呈上升型否则相反。

值得注意的是,人为的、过多的教育实际上是强制干涉它会引起其他的副作用,如心理负担过重、情绪烦躁和失败引起的沮丧、恐慌以至退缩,不仅对今后的正式学习不利,还会产生拒绝学习和反抗的行为。

小雅出生在一个艺术氛圈非常浓郁的家庭,从小父母便让研习表演艺术,希望她长大能成为一个出色的舞蹈演员每逢周六,周日,父母便带着她来到艺术馆,学习舞蹈、绘画、乐器等等一些与舞蹈表演艺术相关的课程。

小雅小的时候,对这些课程似乎还可以接受,每天和那么多小朋友一起蹦蹦跳跳,好像很有意思。等她上了小学之后,通过对书本的学习,在小雅的心里便做起了作家梦,于是便对周末的课程有点反感起来,在她认为如果用这些时间来阅读一些书籍,会对自己的作家梦更有好处。于是,再到周末她便寻找种种借口逃避去艺术馆学艺术,有时候就算父母把她送到艺术馆,她趁父母有事离开时,一个人偷偷跑到艺术馆阅览室里看起那些文学名著和文学期刊。

几次三番之后,父母终于发现了小雅的行为,便狠狠地责骂了小雅。一方面以艺术的魅力打动小雅,另一方面严加看管。如此之下,小雅虽然每个周末仍到艺术馆上课,但却明显地心不在焉,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又对这种情况无可奈何。

有一天小雅的父母带着疑问去拜访一位知名的教育专家教育专家在听完小雅父母的讲述后,却说出另一番话:小雅的行为没有错,也不存在什么心理障碍,她对自己的未来有不同于父母的想法,表明她是一个正常的有选择能力的孩子。有错的恰恰是做父母的,刻意为孩子设计未来,忽视了孩子的主体意识,把父母的意识强加在孩子身上。像小雅这样以温和的方式对抗,还是好事,倘若孩子有压力,往往会采取些极端的、激烈的对抗方式,甚至因为父母的强压而扼杀了孩子的个性,那才是真正的悲剧,到头来弄不好就是父母和孩子都为此付出痛苦代价的结局。因此,你们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尊重孩子的主体意识,尤其是学习方面。

小雅父母恍然大悟,回去之后与小雅进行了一次长谈,明确表示支持孩子的作家梦。懂事的小雅在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之后,博览群书。升入高中之后不仅功课门门优秀,其文学作品还不时见于报刊杂志。

从这个案例中,做父母的应该深刻认识到:

孩子是一个人,虽然他幼稚、娇嫩,却和成人一样有知觉有情感,他不是被动的载体,别人塞给什么就接受什么,怎么塞就怎么接受,恰恰相反,孩子喜欢什么,接受什么,什么时候接受,怎样接受,是由孩子自己决定的,每个概念的获得都必须经孩子自身体验、感受而内化,不能硬靠灌输。

孩子是学习的主体,就是这个意思。再优秀的教育家也不可能对孩子的教育为所欲为,只能在孩子自我需求的基础上因势利导。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今天就聊到这里,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转发,点赞,记得关注!

相关推荐 /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