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备孕>散州和直隶州有什么区别

散州和直隶州有什么区别 “太守”“刺史”“知州”“知府”有什么区别

直隶州和散州的区别

明朝的州有两种,直隶州和散州。直隶州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与府平级;散州相当于现在的县级市,与县平级。

另,所谓“相当”也只是“大致相当”,古今机构与官员的级别设置不同,很难找到完全对等。并且,当时直隶州知州比知府级别略低。

古代刺史,牧,知州三种官衔有什么区别

州是汉代监察区名,又称部。东汉十三州包括:雍州,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另有一司隶校尉部,也称司州)。东汉末年,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资望轻重为转移。一州所辖郡、国多少不等。每州设刺史或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督察郡、县官吏和地方豪强,纠举不法,弹劾污吏。东汉灵帝中平五年,选朝廷重臣出任州牧。从此,州逐渐变成行政区,州牧也成为常设的一方军政长官。东汉末年,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资望轻重为转移。
宋太祖为了削弱节度使的权力,防止唐五代时期武人割据的局面重演,规定诸州刺史得直接向朝廷奏报和接受诏令,节度使不得干预除所驻州之外(所谓支郡)的政务。后来,逐步派遣京朝官(文臣)接替刺史管理州务,称“权知××州州军事”。“权”表示不是正式职务,只是代理;“知”就是管理的意思;州军事的州代表民政,军代表军政。简称知州。由此,刺史非奉特别诏令不得过问所任州的州务,演化为武臣的迁转之阶,属于横行正使之一。元朝沿用宋朝制度,州的长官正式称为知州,但是路、府、州均置达鲁花赤,专由蒙古人、色目人充,地位在知州上。但是到了明清两朝,知州演变成了一种固定的官制,明清两代的州有两级别:直隶州和散州。直隶州属省,级别与府相同;散州隶属府,同县级。 知州属官有同知、通判,分别掌财政、刑法、治安等。
  知州是从五品,月俸十石,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地委书记.此处特别说明,州有二种,即属州和直隶州。属州的待遇与县同等,直隶州的待遇与府同等,但品秩相同。这是明官制和清官制的不同,无论是属州和直隶州都是从五品,不同的是俸禄.
  清朝的官制沿袭与明朝,有简化,更明了,
  正五品,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知州......
  从五品,各部院员外郎,各省知州......
  明以知州为一州之长,辖县;明清有直隶州、散州之别,前者直隶于省,可以辖县,后者隶属于府、道,不辖县,长官均称知州。知州一般是从五品文职官员。

“太守”“刺史”“知州”“知府”有什么区别

“太守”“刺史”“知州”“知府”有什么区别

西汉景帝时,郡守改称为太守,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历代沿置不改。南北朝时期,新增州渐多。郡之辖境缩小,郡守权为州刺史所夺,州郡区别不大,至隋初遂存州废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此后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明清则专称知府。秦时设郡守,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之最高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知州”:宋以朝臣充任各州长官,称“权知某军州事”,简称知州。“权知"意为暂时主管,“军”指该地厢军,“州”指民政。明、清以知州为式官名,为各州行政长官,直隶州知州地位与知府平行,散州知州地位相当于知县。 宋以朝臣充任各州长官,称“权知某军州事”,简称知州。“权知"意为暂时主管,“军”指该地厢军,“州”指民政。明、清以知州为式官名,为各州行政长官,直隶州知州地位与知府平行,散州知州地位相当于知县。

“太守”“刺史”“知州”“知府”有什么区别

知州是什么官

知州事是从宋朝才设立的官制.州的长官,隋唐皆设刺史。 赵匡胤立宋初年,鉴于唐末五代之患,削州镇之权,“令文臣知州事”,其后,派二品以上的官员充任一州的长官;主要也是为了便于皇帝的直接控制。 宋朝重文轻武,往往委派文官担任州最高长官,所以才有宋朝是历代军事实力最弱小的结果."知州事”不是一个正式的官名,州的实际管理者是通判.知是"知会,管理"的意思,后来发展成为牵制、监视州府长官的一种定制.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通判就是知州的副职,当时人视之为“监州”,则更符合其身分。 所以说当时的知州事品级都在二品以上,是皇帝的亲信和耳目. 宋代的宦官广泛参政,所以在宋朝也有宦官担任知州事,请看: 朝廷常常临时差遣宦官兼领中、外事。如奉命到外地完成特殊使命,...权知州事或军事,提举保甲,等等等等。可以看出宦官从政范围之广。"权"明确表是不是正式职务,所以级别不一定. 但是到了明清两朝,知州演变成了一种固定的官制,明清两代的州有两级别:直隶州和散州。直隶州属省,级别与府相同;散州隶属府,同县级。 知州属官有同知、通判,分别掌财政、刑法、治安等。 知州是从五品,月俸十石,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地委书记.此处特别说明,州有二种,即属州和直隶州。属州的待遇与县同等,直隶州的待遇与府同等,但品秩相同。这是明官制和清官制的不同,无论是属州和直隶州都是从五品,不同的是俸禄. 清朝的官制沿袭与明朝,有简化,更明了, 正五品 ,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知州...... 从五品 ,各部院员外郎,各省知州......

明清时期的州府有何区别?

散州,隶属于府,但知州为正五品。 直隶州,隶属于省,一般有辖县,同时也直接治理基层单位(府无直接管辖的基层单位),知州也是正五品。 假如汉川相当于散州(因为它是由府——孝感管辖),但官员级别(五品)比同样是孝感管的云梦县(七品)要高,不过散州不能够再管县。 假如黄石相当于直隶州(因为它是省直管的),它和散州的区别是可以管县的,但官员级别和散州确是一样的(都是五品)。他和府的区别是直隶州有自己的辖境(即不属于任何它下属的县的地区由直隶州官员直接管理),而府只是管下属的散州和县,自己没有直接管理的土地(类似于恩施州政府只能管恩施市和其他一些县级单位,自己没有直接管理的土地,那怕是州政府大院都是恩施县级市的管辖范围)。 明清不但有直隶州、散州,还有直隶厅、厅。后者多设在偏远省份少数民族聚居区以及一些边海防要地,地位低于府,但略高于直隶州、散州,厅的长官为同知或通判。直隶厅、厅应属“因官设治”,同知、通判本知府属官,担负所谓”清军理事,抚绥民夷”的要务,其中直隶布政使的视同直隶州,也有隶属将军或道员的。 由高至低,大致如下: 府-----------知府 从四品 直隶厅-----同知 正五品 通判 正六品 直隶州-----知州 正五品 厅-----------同知/通判 从六品 州-----------知州 从五品 县-----------知县 正七品,京师的大兴、宛平知县正六品。

清代州是什么建制

明清时又改州为府,所以有“兖州府”、“扬州府”等名称。
明代的州有直隶州和属州之分。直隶州上隶于京师或各布政使司,地位视府;属州上隶于府,地位视县。州的长官也称知州。
清承明制,直属于布政使司(省长)的州称直隶州。直隶州有属县,是相当于府一级的地方行政区。隶属于府的州,称散州、属州,是相当于县一级的地方行政区划。直隶州和州的长官都称为知州。

历史好的进来,谁知道州和府的区别

明清时期的州府的主要区别在于:明朝的州可以领县,清朝的直隶州领县,但散州不再领县。也就是说,明朝时的地方行政架构是三、四级并行制,以四级为主。而清朝时的行政架构则是三级。

明朝的地方行政架构:
明朝的地方行政架构,一级为省,长官是布政使。明朝取消了元朝时的路,省下辖府及直隶州,均向布正使司负责,这是第二级。第三级是散州及府下辖的县。第四级是散州下辖的县。

清朝的地方行政架构:
主要是沿袭明制,但在散州的配置上有所不同,清朝散州不再辖县。也就是说,清朝的地方行政构架为三级。一级是省。二级是直隶州、府及直隶厅,这其中,直隶厅是一个新的东西,他主要用在新开垦的地区,直隶厅和直隶州及府平行,其地位低于府但高于直隶州,其下属不领县,而直隶州和府是可以领县的。第三级是散厅、散州和县。

清朝署理知州是什么意思

署理的意思是暂时代理
知州是从五品文官 职位就相当于现在市委书记 职权相当市委书记+市长

明清两朝,知州 成了一种固定的官制,明清两代的州有两级别:直隶州和散州。直隶州属省,级别与府相同,可以辖县;散州隶属府,同县级。隶属于府、道,不辖县。长官均称知州。知州一般是从五品文职官员。属官有同知、通判,分别掌财政、刑法、治安等。 简短比喻就是 地级市 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