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食不饱,力不足 5.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8.食马者,有才能的人,能让“千里马”尽其材的人,封建社会的黑暗
千里马喻指不可多得的人才,伯乐喻指开明的君主,食马者喻指不善于利用发现人才的君主,表达了作者渴望遇到伯乐的思想感情。
《马说》的结构,也十分精巧。「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从正面提出问题的。然而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便从反面展开起议论来了。第一段写千里马的命运:「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接下去便自然而然地写到了千里马的遭遇,最后,作者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封建统治者发出了愤怒的斥责,其中有讽刺,有设问,有慨叹,抑扬反复,淋漓尽致。无怪乎自《马说》出,伯乐识马,便成为流传在人们口头上的一句成语了。
本文虽短,结构却十分精巧。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是如此密切,而伯乐却不常有,千里马被终身埋没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接下去,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现的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本文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以“伯乐不常有”开始,中间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千里马“才美不外现”写食马者的无知及其造成的恶果,然后对食马者的无知进行痛斥,最后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句。
两段总结一下就差不多了
作者通过描写食马者不知千里马能千里而食也,表现了食马者不失千里马的无知与愚蠢。又写了食马者“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体现了食马者对千里马的摧残,狂妄。
不是《说马》,是《马说》。
具体表现:“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侧面表现食马者不知马。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原文:《马说》
【作者】韩愈 【朝代】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白话释义: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
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马说”这个标题为后人所加。
此文作于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间。“说”是“谈谈”的意思,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裁。
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意与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写于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之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尽管如此,韩愈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
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视,郁郁不得志。
伯乐:善于发现和利用人才的人,千里马:人才,但他的聪明才智被埋没了…食马者:愚昧的统治者埋没千里马的人
原文就说的很明确,一共三方面
1,策之不以其道,就是说不能用人所长
2,食之不能尽其材,就是说不能给千里马提供良好的条件
3,鸣之而不能通(有的版本作“晓”)其意,就是说不能理解千里马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