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怀孕>直升机式父母“进化”为铲雪车式父母,父母的木匠思维,何时休

直升机式父母“进化”为铲雪车式父母,父母的木匠思维,何时休 直升机式父母和铲雪机式父母

直升机式父母和铲雪机式父母

直升机式父母和铲雪机式父母

文|媛妈育儿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成为家长,其实是件挺尴尬的事。

对于教育孩子这一套,社会存在着普遍焦虑,如果不跟随大环境,就担心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

可如果真正遵从内心的“道”,不让孩子成为“作业山”里的奴隶,又担心自己毁了孩子的一生。

经济和生活条件的提高,让父母们有了更多闲心思和资源,可以加注在孩子身上。

可这究竟是好是坏,谁也说不清,总而言之焦虑的程度是越来越深了。

从孩子学会说话、走路开始,就陷入是否要参加早教托管班、幼儿园选私立还是公立或是双语、学区房到底要不要买之类的不确定之中。

这不是近期才有的现象,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出现苗头了。

01从“直升机式父母”到“铲雪车式父母”——家长的焦虑何时休

上世纪开始,美国出现了“直升机式父母”这个名词,指的是父母每天如同直升机一样,焦虑地徘徊在孩子的头顶,监控他们的一举一动。

这种焦虑来源于对孩子的过度担忧,比如担心孩子从游乐设施上摔下来,等公交车被陌生人绑架等。

发展了10年左右,这种担忧又更进一步,在监控孩子的同时,还要一直负责和焦虑孩子的教育,以获得进入名校的机会。

实际上,“直升机式父母”现在也过时了,家长们扮演的角色,更类似于铲雪车。

给孩子制定从小到大不偏不倚的成长计划,而后一路助他们扫清障碍,好让孩子安安稳稳、顺顺利利地度过这一生,无需遭遇挫败。

家长们的焦虑,不仅来自于对孩子深沉的爱,更是受社会大环境的逼迫,不知何时能休!

02关于“铲雪车式教育”症候群

让这个概念真正走入大多数人视线的,是美国的一起大规模高校招生舞弊案。

一些有权有势,比如好莱坞明星、商人、官员等为了让孩子进入耶鲁、斯坦福等名校,试图通过贿赂的方式获得体育特长生的资格。

这种费尽心机让孩子进入名牌大学的父母,被《纽约时报》称为“终极铲雪车”。

可以预见的是,哪怕孩子上了他们理想中的学会,也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他们还会继续为孩子扫清考研、考博乃至是工作上的一切障碍。

根据《纽约时报》的一项民意调查数据显示:16%的父母会在孩子上大学时打电话叫他们起床,如果工作中出现了问题,也有11%的人会选择打电话联系孩子的雇主。

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不仅没有时刻放松,仿佛成了随时随地为孩子摆平问题的人,甚至于鞍前马后地伺候孩子上学期间的一切,包括宿舍整理、食堂饭菜等。

这样的父母,多半无法接受孩子的失败,因为孩子的失败就代表着他们的失败。

当然,这种现象不仅仅在美国,中国更甚,不仅如同铲雪车,更如同保温壶,时刻呵护着孩子。

03“铲雪车式父母”,真正带给孩子的是什么?

1)仿佛四平八稳实际上毫无灵魂的小木桌

孩子走在铲雪车身后,前途仿佛一帆风顺,如同康庄大道般。

可这样的父母,也阻碍了孩子对真实生活的理解,看似没有危机,实则危机四伏。一旦失去庇护,一个小浪头打来,孩子都可以被拍倒在沙滩上。

可以说,“铲雪车式父母”,一直给孩子创造的,是一种“假生活”。

父母如同木匠,将孩子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精雕细琢,培养出了无数一模一样的小木桌,看似四平八稳实际上毫无灵魂。

2)偏离初衷的错误教育

所谓教育,是为了让孩子能学会自己走好今后的道路,而铲雪车式父母却偏离了教育初衷,完全“包办”了孩子的未来人生。

如果没有了父母,孩子还剩下什么?不知所措、空洞的思想,还是行尸走肉的身体。

家长们以为自己培育的是青云直上的精英,可本质上只是易碎品,他们长大后仍然是长不大的巨婴。

由于独立性太差,必须与父母“共生”,又因为缺乏认知,认为世界必须以自我为中心,于是形成偏执分裂和全能自恋的心态。

父母不要以“自己愿意被啃老”为借口 ,难道孩子这辈子就不需要接触其他人了吗?他也是个独立个体,家长必须明白。

04大家都忘了,父母应当是园丁而非木匠

这个概念来自于国际儿童学习研究界泰斗艾莉森·高普尼克的《园丁与木匠》一书,相较于育儿之术,这本书讲得更多的是育儿之道,读完后会让你醍醐灌顶。

根据书中的做法,无论“直升机式父母”还是“铲雪车式父母”,都把教育孩子当做了一种可以进行评估的工作。

也就是说,如果孩子看上去是成功的,那么就说明他们的教育是成功的,因而扮演“木匠”的角色,精心对孩子进行雕刻。

可孩子生来原本是一颗种子,他应当有无数种可能,可以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也可以是一朵漂亮的话。

合格的父母应当做一个“园丁”,浇灌孩子以爱,却不强行干预他的成长。

▼为何“木匠父母”终将失败?

从脑科学的发展角度来说,儿童的大脑具备更多神经元,更容易建立和断开新的连接,因而要比成人灵活得多。

外界丰富的变化就相当于无法预测的变量,也就是说,家长无法预测环境和孩子所接触的人和事,对他会产生何种教育结果。

“木匠”式的定向培养,根本就是不现实的,这也是父母们陷入无限焦虑和痛苦的根源,因为他们总认为孩子没有朝自己预期的方向发展。

05如何开展“园丁”教育?

这要根据孩子的发展规律来看,另外还要避开两个误区:

✘不要把教育孩子当做任务,其本质应当是“建立亲子关系”。

✘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特点,家长不能让一株蒲公英长成兰花。未来的环境也不可测,孩子也有自己的运气,家长只要尽量提供探索的资源,至于其余让孩子自己闯荡就可以了。

✘孩子玩耍不一定就是玩物丧志,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1)在摸索和试错的渠道

所有动物都会天生具备此类本能,人类也是如此,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做错了就吸取教训,所有的苦都不会白吃。

人类不仅仅靠传承活着,也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来创新,从古至今的发展都是如此。

父母如果仅靠自己的人生经验决定孩子的人生,就难以适应社会的变化。比如十几年前流行的计算机专业,当时就没有多少孩子填报,这与父母的犹豫也脱不开关系。

父母的一味干预,会影响孩子的这套试错学习机制。

真正该做的是,不要给孩子制定发展路线,而是培养其抗打击能力、自我发展力和创新能力,才能迎接这个不确定的世界。

2)提供良性的模仿对象

这是高等动物的特有能力,尤其是儿童,他们通过模仿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但他们也不是什么都模仿,通常只有当某一个动作能达成目的时,孩子才会进行模仿,尤其是成功的那个步骤。

另外,孩子更愿意模仿自己亲近的人,且随时随地模仿,太过刻意并不一定能起到好效果。

家长需要做的是“无为而治”,不要特地去遵守某种育儿理念,只要做好自己,孩子就能往好的方向自我发展,就像植物冲着阳光生长一般。

3)了解孩子玩耍的战略需求

家长要清楚,玩耍本来就是一种学习,这是人类进化所带来的本能。

不要觉得孩子玩耍是浪费时间,或者非要孩子达成某种成就作为奖励才能玩,只是在玩的形式上有选择。

玩耍能让孩子学会社交、探索,并激发创造性,也是掌握心智理论的一种方式。

家长该清楚的是,6岁以下的孩子,成长的任务不是认字以及学习加减法,而是尽情地玩,而6岁以上的孩子在玩耍的方式中培养专注力和自制力。

避免成为“直升机式父母”或“铲雪车式父母”,也许有点困难,但只要不盲目随大流,遵从孩子的天性,做好一个“园丁”,也就不那么焦虑了。

二胎宝妈、营养师,为大家分享育儿生活中的心得;图片皆源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另外,码字不易,如有个别错别字,请别介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