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备孕>生产麦芽糖工艺流程视频

生产麦芽糖工艺流程视频 麦芽糖制作工艺

传统麦芽糖工艺怎么工业化生产

传统麦芽糖工艺怎么工业化生产
1、培育麦芽。将小麦(或大麦)用水浸泡,装袋出芽后摊盘,每天按时喷洒清水,保持水分和温度,5-7天后,取出捣碎加入米中。2、浸泡大米。取优质大米浸泡4-6小时,洗净用甑蒸约2小时,待蒸熟后,加入已捣碎的麦芽(拌麦芽的水温很关键,必须要适宜。夏天水温以手感温和,冬天水温高些。否则,糖会变酸,色泽差),充分拌匀后,放入缸内,将口密封严实,让其升温。3、发酵。待大米在麦芽的作用下发酵8小时左右,第二天从缸里取出。4、过虑取汁。将发酵后的大米装入口袋中,用特制工具,手工压榨,将汁充分榨出流入已升温的铁锅内,5、加热制糖。先大火煮沸,4-5小时后,逐渐将火变小。待汁中的水分蒸发后(粘稠度是关键。取少许在清水中浸泡看软硬度),铁锅里粘稠的部分即为麦芽糖。6、拉扯成成品。将深褐色的麦芽糖冷却到一定程度后,用手工反复拉扯,使麦芽糖慢慢变白变泡后,即为人们食用的麦芽糖。

麦芽糖醇的生产工艺

麦芽糖醇是由麦芽糖经氢化还原制成的双糖醇。工业上其生产工艺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将淀粉水解制成高麦芽糖浆,第二部分是将制得的麦芽糖浆加氢还原制成麦芽糖醇。整个工艺流程:淀粉一调浆(浓度10%~20%,pH6.0~6.4)一液化(100℃,DE10~12)一糖化(45~50℃,pH5.8~6.0)一压滤一脱色(pH4.5~5.0,80℃,30rain,20~25转/分)一压滤一离子交换(流速700kg/h,40cI=左右)一真空浓缩(0.086~0.092Mpa,50~53~C)一高麦芽糖浆一备料(浓度12%~15%)一调pH(7.5~8.0)一进料反应(温度120~C~130~C,压力8Mpa)一过滤脱色一离子交换一蒸发浓缩一成品。

麦芽糖制作工艺

1、选料。选择干燥、纯净、无杂质的小麦(或大麦)、玉米(或糯米)、以及无霉烂变质的红薯作原料。小麦与其他原料的配比为1:10,即1千克小麦(或大麦),配以10千克玉米(或糯米)以及红薯等。玉米需粉碎成小米大小,红薯需粉碎成豆渣状,但不能粉碎成粉状。 2、育芽。将小麦麦粒或大麦麦粒洗净,放入木桶或瓦缸内,加水浸泡。浸泡的水,夏天用冷却水,冬天用温水。将麦粒浸泡24小时后捞出,放入箩筐内,每天用温水淋芽两三次,水温不要超过30℃。经过3天—4天后,待麦粒长出二叶包心时,将其切成碎段,且越碎越好。 3、蒸煮。将玉米碎粒或糯米洗净,在水中浸泡4小时—6小时,待吸水膨胀后,捞起沥干,置于大饭锅或麦芽糖蒸笼内,以100℃蒸至玉米碎粒或糯米无硬心时,取出铺摊于竹席上,晾凉至40℃—50℃。 4、发酵。将晾凉的玉米碎粒或糯米,拌入已切碎的小麦芽或大麦芽,发酵5小时—6小时,再装入布袋内,扎牢袋口。 5、压榨。将布袋置于压榨机或土制榨汁机上,榨出汁液,即为麦芽糖。 6、浓缩。炸出的汁液经过加热熬煮,便可浓缩成一定的浓度,当水分小于18%的时候可在阴凉干燥处保存1年以上。水分小于15%可以在阴凉干燥处保存若干时间

低聚异麦芽糖的生产工艺

低聚异麦芽糖的生产大致有以下两种途径:①利用糖化酶(glucoamylase)的逆合作用,在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中将之逆合生成异麦芽糖、麦芽糖等低聚糖,但该方法生产的IMO有产率低、产物复杂、生产周期长等缺点而难以工业化大量推广;②以淀粉制得的高浓度葡萄糖浆为底物,通过a-葡萄糖转昔酶催化发生。一葡萄糖基转移反应而得。工业化生产低聚异麦芽糖一般以淀粉为原料采用全酶法工艺,技术以日本最为成熟。 掌握喷射液化技术是生产的前提
由于低聚异麦芽糖是以a-1,6糖苷键结合的异麦芽糖、潘糖、异麦芽三糖、异麦芽四糖等为主要成分组成,占总糖50%以上,而且要尽可能控制葡萄糖含量,因此,要严格控制连续喷射液化的工艺条件,既做到全部糊精化,又控制淀粉的水解程度(较低的DE值)。 以蒸气喷射淀粉液产生的高温促使淀粉迅速糊化,凭借a一淀粉酶较强的水解作用使充分糊化的淀粉完全液化。此时,淀粉的糊化速度与液化速度同步进行,迅速将淀粉降解为糊精和少量低聚糖,且粘度降低,呈水流性使液化顺利进行。

生产食醋的工艺有哪些

食醋生产工艺

1.食醋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物化学变化。

麦芽糖制作工艺

一是原料中淀粉的分解,即糖化过程;

二是酒精发酵,即酵母菌将可发酵性的糖转化成乙醇;

三是醋酸发酵,即醋酸菌将乙醇转化成乙酸。

2.食醋色、香、味、体是如何形成的?

①酸味的形成:原料中的淀粉经霉菌(或酶制剂)、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分解生成了醋酸,是食醋中酸味的主要来源。除醋酸外,食醋中还含有乳酸、延胡索酸、琥珀酸、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α-酮戊二酸等不挥发性酸。

②甜味的形成:食醋中的糖类来源于各种原料,其中以葡萄糖与麦芽糖最多,此外还有甘露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糊精、蔗糖等。另外甘油、甘氨酸等也具有一定的甜度。

③鲜味的形成:食醋中的鲜味来源于食醋中的氨基酸,如谷氨酸及谷氨酸-钠盐均有鲜味。

④咸味的形成:醋酸发酵完毕之后,加入食盐不仅能抑制醋酸菌对醋酸的进一步氧化,而且还给食盐带来咸味,并促成各氨基酸给予食醋鲜味。

⑤苦味、涩味的形成:食醋的苦味和涩味主要来源于盐卤。另外,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形成的胺类,如四甲基二胺,1,5-二氨基戊胺,都是苦味物质,它们赋予食醋苦味。有些氨基酸也呈苦味。过量的高级醇呈苦涩味。

⑥香味的形成:食醋中香味物质含量很少,但种类很多。只有当各种组分含量适当时,才能赋予食醋以特殊的芳香。

⑦色素的形成:食醋的色素来源于原料本身和酿造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变化。原料中如高粱含单宁较多,易氧化生成黑色素。原料分解生成的糖和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生成氨基糖呈褐色,葡萄糖在高温下脱水生成焦糖。另外,还可人工添加色素,如添加酱色或炒米色,以增加色泽。  

⑧醋体的形成:食醋的体态决定于它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组成可溶性固形物的主要物质有食盐、糖分、氨基酸、蛋白质、糊精、色素等。固形物含量高,体态粘稠;反之则稀薄。

3.食醋生产中常用的糖化菌、酵母菌和醋酸菌各有哪些?其生理特性如何?

麦芽糖制作工艺

1常用糖化菌及其特性

①甘薯曲霉 

培养最适温度为37℃。含有较强活力的单宁酶与糖化酶,有生成有机酸的能力。适宜于甘薯及野生植物酿醋时作糖化菌用。常用的菌株为AS3.324。

②邬氏曲霉  

邬氏曲霉是由黑曲霉中选育出来的。该菌能同化亚硝酸盐,淀粉糖化能力很强,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力都很高,并有较强的单宁酶与耐酸能力,适用于甘薯及代用原料生产食醋。常用的菌株为AS3.758。

③河内曲霉 

又称白曲霉,是邬氏曲霉的变异菌株。其主要性能和邬氏曲霉大体相似,但生长条件粗放,适应性强。生长适温为34℃左右,该菌主要在东北地区广泛使用。 另外,酶系也较母株邬氏曲霉单纯,用于酿醋,风味较好。

④泡盛曲霉

最适生长温度30~35℃;能生成曲酸和柠檬酸;淀粉酶活力较强。

Ⅱ常用酵母菌及其特性 

① 拉斯2号酵母 ( Rase Ⅱ)

 可发酵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不发酵乳糖。25~27℃下液体培养3天,稍浑浊,有白色沉淀。

②拉斯12号酵母 ( Rase Ⅻ)

麦芽糖制作工艺

③南洋混合酵母(1308)

 可发酵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不发酵乳糖、菊糖和蜜二糖。

④南洋5号酵母(1300) 

 可发酵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1/3棉籽糖,不发酵乳糖、菊糖、蜜二糖。

⑤ K字酵母 

  细胞呈卵圆形,细胞较小,生长迅速。适于高粱、大米、薯干原料生产酒精、食醋。

⑥ 活性干酵母(Active Dry Yeast,简称ADY)

   活性干酵母的特点是操作简便,起发速度快,出品率高。

Ⅲ常用醋酸菌及其特性

①AS.1.41 

该菌的细胞呈杆形,常呈链锁状。革兰氏阴性。该菌专性好气,最适培养温度为28~30℃,最适产酸温度为28~33℃,耐酒精度在8%以下,最高产酸量达7%~9%(醋酸计)。该菌转化蔗糖力很弱,产葡萄糖酸力也很弱;能氧化醋酸为CO2和H2O,也能同化铵盐。 

②沪酿1.01 

该菌有好气性,能将酒精氧化成醋酸,也能将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并能将醋酸氧化成CO2和H2O。最适培养温度为30℃,最适产酸温度为32~35℃。

③许氏醋酸菌  

许氏醋酸菌为国外有名的速酿醋菌种,产酸率高达11.5%(以醋酸计)。最适培养温度25~27.5℃;在37℃时不能将酒精氧化成醋酸,对醋酸不能进一步氧化。

④纹膜醋酸菌  

纹膜醋酸杆菌是日本酿醋的主要生产菌株。在高浓度酒精(14%~15%)溶液中也能缓慢地进行发酵,产醋酸最大可达8.75%(以醋酸计),能将醋酸进一步分解成CO2和H2O。耐高糖,在40%~50%葡萄糖溶液中仍能生长。

4.食醋的传统生产工艺与现代生产工艺相比,各有哪些优缺点?如何改善液态深层发酵醋口味淡薄之不足?

①固态发酵制醋是我国食醋的传统生产方法,其特点是:

采用低温糖化和酒精发酵;应用多种微生物协调发酵;配用多量的辅料和填充料;用浸提法提取食醋。

麦芽糖制作工艺

固态法食醋的优点是香气浓郁,口味醇厚,色深质浓。缺点是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出醋率低。

②为克服深层发酵醋风味较差的缺点,在主料中可适当添加小麦粉、豆饼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原料或在进行醋酸发酵前添加蛋白质水解醪,以增加风味成分的前体物。

5.常用糖化剂和发酵剂的种类

麦芽糖制作工艺

①大曲(块曲或砖曲)

②小曲(酒药或药曲):小曲品种较多,有药小曲(酒曲丸)、酒曲饼、无药白曲、纯种混合曲及浓缩甜酒药等。 

③麸曲:以麸皮为原料,纯种培养黑曲霉或黄曲霉而制成。这类曲多用于普通醋的生产。 

④红曲:采用红曲霉在米饭上纯粹培养而成。有较强的糖化力,并富有红色素与黄色素,主要应用于红曲醋与玫瑰醋的酿造。

⑤酶制剂:以细菌或曲霉菌为种子,经深层通风液体培养而得。有液体曲和固态酶制剂。催化力强。

⑥酒母

⑦醋母:醋酸发酵主要是由醋酸菌引起的,它能氧化酒精为醋酸,是醋酸发酵中最重要的菌。

6.酒精发酵要求酵母菌具有的性能:

①繁殖速度快,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

②含有较强的酒化酶,发酵力强而迅速;

③耐酒精力强;

④耐高温、耐高酸;

⑤生产性能稳定。

7.生料制醋的优缺点

生料制醋与一般的酿醋方法不同之处是原料不需蒸煮,即原料经粉碎,浸泡后直接进行糖化和发酵。

优点:节约燃料、简化工艺、降低成本。

缺点:操作相对要求严格,若管理不善,易造成杂菌大量污染,降低原料利用率。为避免感染杂菌,操作中一定要严格按工艺要求,加强管理,注意环境卫生。

传统麦芽糖工艺怎么工业化生产

传统麦芽糖工艺怎么工业化生产
1、培育麦芽。将小麦(或大麦)用水浸泡,装袋出芽后摊盘,每天按时喷洒清水,保持水分和温度,5-7天后,取出捣碎加入米中。2、浸泡大米。取优质大米浸泡4-6小时,洗净用甑蒸约2小时,待蒸熟后,加入已捣碎的麦芽(拌麦芽的水温很关键,必须要适宜。夏天水温以手感温和,冬天水温高些。否则,糖会变酸,色泽差),充分拌匀后,放入缸内,将口密封严实,让其升温。3、发酵。待大米在麦芽的作用下发酵8小时左右,第二天从缸里取出。4、过虑取汁。将发酵后的大米装入口袋中,用特制工具,手工压榨,将汁充分榨出流入已升温的铁锅内,5、加热制糖。先大火煮沸,4-5小时后,逐渐将火变小。待汁中的水分蒸发后(粘稠度是关键。取少许在清水中浸泡看软硬度),铁锅里粘稠的部分即为麦芽糖。6、拉扯成成品。将深褐色的麦芽糖冷却到一定程度后,用手工反复拉扯,使麦芽糖慢慢变白变泡后,即为人们食用的麦芽糖。

α-淀粉酶的生产工艺

真菌α—淀粉酶是由曲霉属微生物发酵产生的一种α—淀粉酶。与细菌α—淀粉酶不同的是,真菌α—淀粉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55℃左右,超过60℃开始失活;其水解淀粉的产物主要是高含量的麦芽糖和一些低聚糖及少量的葡萄糖。而细菌α—淀粉酶最适作用温度高(中温α—淀粉酶70~80℃,耐高温α—淀粉酶为95~105℃),水解淀粉的主要产物是糊精。因此,细菌α—淀粉酶只能用于发酵工业,而真菌α—淀粉酶则广泛地应用于淀粉糖浆、低聚糖、啤酒、烘焙食品、面制品等的生产,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世界上仅有诺维信、丹尼斯克等少数几家大型酶制剂公司拥有真菌α—淀粉酶生产技术与产品,而国内真菌α—淀粉酶的生产还是空白。近年来,浙江、江苏等地的几家高校相继开展了真菌α—淀粉酶的研究工作,但仍处于实验室阶段。国内报道的真菌α—淀粉酶的发酵单位仅为200~600u/g,而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几家酶制剂公司真菌α—淀粉酶的发酵单位已达到1500~2000 u/g。
对于我国来讲,一方面食品与发酵工业的发展对真菌α—淀粉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目前不能自主生产真菌α—淀粉酶,每年都要大量进口,且价格昂贵,其市场售价一般在350~400元/Kg(9000u/g)。因此,研制开发真菌α—淀粉酶,尽快实现国产化生产,对于满足市场需求,调整我国酶制剂工业的产业结构,节约外汇支出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真菌α—淀粉酶生产菌株诱变选育路线图谱
出发菌株~米曲霉2197 产酶148u/g
↓紫外线
突变株~米曲霉ZLA16 产酶324u/g
↓硫酸二乙酯
突变株~米曲霉ZLB35 产酶416u/g
↓钴60γ—射线
突变株~米曲霉ZLC06 产酶685u/g
↓微波
突变株~米曲霉ZLD14 产酶788u/g
↓亚硝酸
突变株~米曲霉ZLE09 产酶801u/g
↓离子束
突变株~米曲霉ZLF13 产酶946u/g
真菌α—淀粉酶提取工艺流程图

麸曲(粗酶)—→浸提—→压 滤—→滤渣—→饲料

超滤浓缩←—稀酶液

乙醇沉析

过滤—→酶泥(饼)

低温烘干

标准化—→成品?

--------------------------------------

耐高温α-淀粉酶的生产工艺,向成熟的发酵液中加入占发酵液重量1%-3%的钙离子保护剂或2%-5%淀粉中的至少一种,在70-90℃的条件下,进行热处理。将制得的纯化的耐高温。-淀粉酶送至压力喷雾塔进行喷雾干燥,制得酶粉,将酶粉调配后,分装即得成品。该耐高温。- 淀粉酶呈固体状态,酶活力达2万单位/g以上,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易贮存和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