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中孩子是一个家庭的中心点,一般家长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最先想到的就是孩子。很多人就在问小时候那些不被看好的孩子,长大之后会是什么样的呢?这样的疑问没办法确定,但有一点十分重要就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好好教导,而且要用恰当正确的办法来教导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在孩子的关键时期。
知乎上面有一个问题:当自己老了的时候,最怕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在下面的评论中有这样的一个回答:“当自己的孩子被别人给批评的时候,自己的心里就像被针扎了一下,虽然伤口很小,但特别疼,而且自己还不能说什么,最后只能把气都冲自己孩子发。”
有一天浩浩妈妈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有一天早上妈妈想要带着自己的孩子去亲子乐园玩耍,却没有想到在玩的过程中,有一群小孩一起玩,其他小朋友都在很认真的排队,但浩浩却非常的霸道,只在乎自己他自己一个人玩。其他小孩子肯定不会就让给浩浩玩的,几个孩子就开始吵了起来,过来一会就有孩哭了出来。
孩子们一哭就会将所有的目光都给吸引了过来,其他几个妈妈就在说:“小小年纪就这样的霸道,不讲规则,像一个小霸王一样,长大之后不得了”,还有人说到“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将来等这孩子长大后有家人好受的。”
当时浩浩妈妈听到这话后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因为每每带孩子出来玩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家里浩浩也是这样每次让他安静的待在家里写写字读读书,孩子都不会安静的待着,基本上是一眨眼人就不见了。
其实孩子偶尔被他人教育了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但次数多了自己心里不是滋味,也害怕自己真的就将他给教坏了;特别是听到别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浩浩妈妈真的害怕孩子在将来会被他人数落、常常教育。
想一下就能够感受浩浩妈担忧和焦虑。
虽然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中国历史上面一句谚语,但其实这样的说法在研究上面是有科学依据的。有很多的儿童心理学家也给出了明确的依据,换一个简单一点的说法就是这种谚语的说法,其实是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发展规律,因为一个人的成长根基,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可以按照这个规律来判断一个人的未来走向。
那么需要思考的问题来了,是不是小时候不被看好的孩子,长大之后就真的没用呢?
所谓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一个孩子在三岁的时候是看智商的,到了七岁的时候是看情商的,这样的一种说法。
3岁以前:
儿童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过:“人生的头3年,是以后成长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胜过3岁直到死亡的总和。”
根据相关的科学证明显示,孩子在3岁之前是大脑发育健康很重要的一个阶段。
一般来说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大脑的重量还是非常轻的,在之后的一两年里面孩子的大脑才会发展成一个完整的大脑,而过了这个时期的时候,大脑基本上就发展很慢了。所以说在孩子的头3年里面,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方面是非常的重要的。
通过这些能够看出自己孩子是否一切都没有问题。并且这个阶段孩子决定着孩子智力开发程度。
3—7岁这个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常常被称作是“学前期”一个孩子最后会怎么样在这个阶段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简单一点说,以后在孩子长大后,他为人处事的态度、遇到问题的解决方式、面对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的情绪控制能力。在这个阶段孩子这些方面都是能够看得出来的。
所以说7岁是培养孩子情商的时候。
有人说孩子像植物,但又胜过植物
文学家蒙田说过:“万物都有自己的季节,如果你错了这个相应的季节,就很难补救与改善了。”
同样,很多人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就会将孩子比喻成“植物”,虽然花期错过了还会下一次,但人生错过了就没有下一次。
想想看,如果上文中的浩浩一直都是那个样子,相信在长大后之后一定会出现问题的。
所以说,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很重要,特别是正确适合孩子的教育尤为的重要。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有一定的道理和科学依据,但是如果真的有也不要太过于焦虑。
电影《阿甘正传》,就是讲述了一个先天弱者成长成一个在很多领域获得成功的励志故事。这里面的主人公在成长的时候常被学校拒绝,打游戏的时候被别人嘲笑,但到最后有了很多的成功,很多人说这是傻人有傻福。
其实,认真来看过小说和电影的人们,会发现阿甘的成长,是离不开母亲的教育方式。因为在他被很多的学校拒收,他母亲也依旧选择相信自己的孩子不是智商有问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给母亲还一直鼓励他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还教会他要把事情给做好。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一个具有连续性的,一段时间的差异确实是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最终决定孩子成长成一个什么的人,只有通过父母不断的改进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找到能够帮助孩子成长的社会环境。
面对这些父母应该怎么做?
在孩子成长的时候每个人都是个体,只要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改进和学习,最终才会安让孩子发挥出最大的可塑造性,并且主动学习一些好的东西。
在此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态度和教育方法,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1、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在对的时间给孩子对的引导
当被人都在说自己孩子的时候,父母要先了解这件事情的起因,不要同他人一样来责备自己的孩子,并且在知道事因后在给予正确的教育和指导。有一次小刘带着女儿出来玩,其他的小朋友都来争抢“推推车”小刘的女儿不愿意给其他人碰。车上有人说“这孩子太霸道”但小刘并没有直接说自己的孩子,而是告诉孩子其他小朋友没有说一声就动小推车,这里面的东西是我们自己的,要先经过我们的同意。
在这里其实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小刘的女儿正处于一个“敏感期”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会让人非常的头疼。但是父母在孩子这种“敏感期”的时候,父母要先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来引导孩子孩子应该怎们做。
2、尊重孩子的“花期”,不给孩子贴“标签”
标签在这个时代实在是太多了,很多时候自己的父母看到别人给自己的孩子贴上标签之后,自己也会给孩子觉得确实是这样。
负面的标签,会让孩子的自信心受挫;而“好标签”,会让孩子沉迷或执着。不管是什么样的标签被贴上之后就很难撕掉了。父母之所以给孩子贴上标签是因为父母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并没有将孩子放到同等的地位。
聪明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将孩子放在一个和自己同等的高度,或者是父母去寻找孩子的高度,再来改正孩子一些不正确的行为和态度,再对其进行教育。像孩子最近练了毛笔字想要得到父母的夸奖;一般情况下父母都会说“孩子,你真棒”而聪明的父母会说“孩子,你学会了毛笔字,妈妈为你骄傲”。
总结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轨迹,有的人快有的慢,但终归都是一直在行走的。孩子也一样,没必要因为孩子和其他人不一样,就觉得孩子是不是真的“不一样”。也许是自己家里的孩子喜欢慢慢来这样的生活方式;将孩子比喻成一朵花,只要这花是能够开花的,做父母的就应该静静等候这朵花开,没必要急着不在花期的时候要让他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