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娩>家庭教育中如何杜绝“丧偶式育儿”

家庭教育中如何杜绝“丧偶式育儿” 丧偶式育儿如何应对

丧偶式育儿如何应对

丧偶式育儿如何应对

看点

育儿圈家长,早已对只有单方付出的“丧偶式育儿”等词烂熟于心,似乎没有父母双方共同介入的家庭教育就称不上完整。怎么样的教育“不丧偶”?下文中,作者以常年离家工作,却有着3个院士的中国第一任地质部长——李四

光家庭为例,向我们表明:

家庭教育的质量与父母陪伴时间的长短无关;“丧偶式育儿”的关键点取决于夫妻关系是否良好,而非双方的育儿参与度。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生合(ID:shenghequan)

文丨郭佳 编丨Travis

有个词风行好几年,叫“丧偶式养育”,意思是父母一方留给孩子的时间极少,表面看家庭完整,实际跟丧偶差不多。

和这个词相近的,还有个词,叫“假性单亲妈妈”,看上去很专业。

这两个词,很容易引发女性陷入家庭反省,并升级对丈夫的不满。

我不确定,这些词是不是专家发明的,但显然,它们被自媒体俘获,化妆成恐怖的标题,和“原生家庭”一样,成为高频词汇。

这些标题你可能很熟悉:

《“丧偶式”婚姻:正在摧毁……》

《现如今多少“丧偶式”的婚姻……》

《丧偶式婚姻背后,是无数女人的……》

... ...

有没有一种哀怨和焦虑扑面而来之感?怎么办?自媒体也给出了答案:《陪伴是最长情的……》。

但,怎样长的陪伴才算“最长情”,且刚好是孩子或伴侣所需要的?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经历:开着车好好的,突然看到警察,心中立马一紧,瞬间启动自我检查程序,看看自己是否违章,其实你啥都没错,但看到警察还会紧张

我觉得嵌入“丧偶式”的标题,和警察类似:你本来走在幸福的大路上,看到这三个字,本能地自我检查:我的家庭是不是也有这种缺陷?

这篇文章,就是要对这个自媒体热词做次脱敏:别被“丧偶式”引发的恐慌挟持,“丧偶式”甚至“丧偶”本身,和失败的婚姻、教育都不能画等号。

给我带来启发的,是对一个传奇家庭的深度采访,这个家庭一门、两代、三院士,分别是李四光和他的女儿女婿。

青年李四光

李四光,49年后第一任地质部长,中国地质事业的开创者。大庆、胜利等大油田能被发现,得益于他的理论。

对于急需发展工业,但石油产量极少,且无法进口的新中国来说,他的贡献无法用言语描述。

李四光的女儿李林,参加了第一个“反应堆”实验、第一颗原子弹引爆材料实验、第一艘核潜艇材料实验,三个履历加在一起,就是新中国核武器、核工业发展史,而她在其中举足轻重。

但她的辉煌不止于此,55 岁时,她转行研发超导材料,成为中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李四光夫妇与女儿李林(左)

李四光的女婿邹承鲁,上世纪 60 年代,和团队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被称为“诺贝尔奖级的成就”。

1980 年李林、邹承鲁夫妇当选中科院院士。“一门三院士”在中国科学界绝无仅有。

这次,我采访了李林的女儿、李四光的外孙女邹宗平。在听她讲述家庭故事过程中,有个念头蹦出来:原来,所谓“丧偶式养育”并不意味着家庭缺爱。

李四光夫妇与邹承鲁夫妇,右一为邹承鲁。

先看李四光,从英国学成回国,在北大当教授,32 岁结婚,34 岁生了李林。他的工作是地质研究,常出野外,长时间不在家。李林后来自述:小时候,很长时间见不到父亲。

再说李林自己,因从事高度保密的核研究,很多年是女儿邹宗平的“星期天妈妈”。期间,丈夫邹承鲁不愿放弃在上海的研究,二人长期两地分居。

表面看,李四光常年不在家,李林有女儿也常年不陪,母女俩似乎都经历了“丧偶式养育”,那她们的教育和成长有什么无法弥补的缺陷吗?

采访中,我注意到刻印在他们心中的点滴记忆。

先说说李四光和独生女李林间的故事。

民国时期,李林出生,先天柔弱,常常肚子痛。结束工作回到家的李四光,经常是先解开衣服,把襁褓中的女儿包在衣服里,用自己体温给小婴儿捂肚子。

李四光与女儿

抗战期间,李四光一家南迁桂林。敌机轰炸随时降临,14 岁的李林偏偏得了伤寒,不能见风。李四光想了个办法,缝个大布口袋。警报一响,他就用布口袋把女儿一罩,背起就跑。

还有个故事流传更广。有一次,小李林去叫爸爸吃饭,爸爸居然问:“你是谁家的孩子?不怕爸爸妈妈找不到你吗”。

写故事的人,大概想歌颂李四光忘我工作,但听着让人担心,如此投入的工作,会不会减少对妻女的关爱?

李四光当然忙,32 岁到 82 岁,半个世纪始终保持工作状态,大学教书、野外考察、创建理论、当部长、找石油、找铀矿、研究地震,去世前四天住院,还让秘书帮着找地图。

半夜想起事来,会马上起身记下来,怕影响妻子睡眠,夫妻常年分房睡。

但这么忙,他也是有生活的,几个细节可以证明:

一是李林小时候要喝牛奶。每晚热牛奶都是他的事。当时热牛奶是要先生炉子的,李四光每晚都会认真地生炉子。

二是李夫人常年吃药,每粒药都是李四光分好配好,绝不假手他人,这个习惯保持大半生。

三是邹宗平从小生活在外公外婆家,早餐时,李四光总和她一起吃猫。啥意思呢?她若撒娇耍赖不好好吃饭,李四光就拿吐司面包挡住自己的脸,“猫”一声,抠掉一块,放嘴里。用这种方法哄她把面包吃完。吃猫的日子,正是找油田工作的整整六年。

可见,即使压力巨大,李四光仍用早餐时间,倾力陪伴一个小宝宝

至于传说中,李四光认不出女儿的事,真实情况是,小李林出于恶作剧,故意躲在暗处,李四光只看到了黑暗中的一个小人影,才有这么一问。

工作中的李四光

陪伴的质量和时间的长短无关

后来,我特意电话邹宗平,和她聊“丧偶式家庭”、“丧偶式养育”。

我问她:你妈妈的童年少年时代,李老陪伴很少;你小时候父母不在身边。这么少的陪伴,有没有给你们带来遗憾?

邹宗平回答很简单:没有,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我们得到的爱是足够的,从没想过有什么缺憾。

可以说,家庭是物理、情感、文化等多个维度营造的空间。陪伴,是这些维度堆叠营造出的环境和状态。

但很多文章,却把“陪伴”转化成一个个机械动作:

有没有带孩子旅行啊?

有没有给孩子做花样翻新的早餐啊?

爸爸是否按时出席晚餐啊?

有没有和孩子亲子共读啊?

爸爸有没有带孩子做运动啊?

等等。

每次看到这些论述,我都想问作者;‘

难道回答是有,就能自动获得完美家庭和完美教育?

没有的话,就一定是缺憾甚至灾难?

邹宗平女士去中学讲座(左二蓝色上衣的女士),1980 年毕业于纽约州立大学地质系,现任国土资源部李四光纪念馆高级顾问、馆长特别助理。

还是拿李林院士举例,她的人生有个关键转折:1946 年,李林获得奖学金,到英国伯明翰大学读硕士,毕业后在剑桥找了份实验员工作,负责磨金相。

有一次,磨着磨着,金属片就飞了出去,那个金属片由实验员一对一磨制,是要撰写金相报告的。

李林很着急,接下来发生的事,用邹宗平的原话最好玩:

“ 英国同学跟她说没关系,我们也常常飞出去,就给她找了个吸铁石,往地上一吸,吸了一大堆片片。她说哪个是我的,英国同学说老板也不清楚,你挑一个就行。所以就挑了个干净的,磨了,写报告给教授。

但她从小就知道,做科学要做老实人。后来还是跟教授说了,教授当时没说什么。过几天,系里秘书来找她说:教授找你有事。她当时吓坏了,坏了坏了,工作丢了。

结果教授没说别的,就问她:你想念书吗?她说:当然想了,但我没钱。教授说:你要想念,我给你找钱。教授觉得这个人比较适合做科学,因为她诚实。就这一个机遇,她就在剑桥读了博士。”

如果没有这个看重人品的英国教授,日后中国就少了一个女院士。

邹宗平多次强调:李四光家教中很重要一点是说实话,哪怕说实话会带来尴尬,从而影响了两代甚至三代人。另一个重要的影响,是唤起大家对科学、尤其是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李林、邹承鲁夫妇。

在剑桥,李林和攻读生化学博士的邹承鲁结为夫妇。

李林回顾家庭生活,概括为:风华正茂却两地分居,再聚首时已两鬓斑白。虽有遗憾,但此生都是圆满和幸福的。

因为,他们一直从事“唯一、最爱的科研工作”。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想要有成就,最重要的是把时间拿出来,而每个人的时间是相等的,一天 24 个小时。一门两代三院士,是时间累积出来的。

但细细品味,会发现两代父母都较少陪孩子。但只要有机会和孩子相处,哪怕一分钟,给出的爱也是饱满的,短暂的陪伴成为孩子一生记忆中的高光时刻。

此外,这个家庭还给了孩子一笔最好资产,就是有自己的爱好,终身投入,成就人生。

所以,很多时候,“丧偶式”是伪问题,陪伴的本质是全心投入和高质量陪伴。为人父母,不能为孩子放弃自我。

勇敢成就自己,才是最好的教育资源。

晚年李四光

丧偶式养育与父亲的教育功能

再说说我最近听过的某心理学家的课。先搬运他的几个结论:

从进化角度看,女人难以独立哺育孩子,为了确保婴儿存活(注:人类婴儿都早产,否则生不出来,这是因为我们进化出了大脑袋),于是有了婚姻,男女一起养育后代。

进入文明社会,父亲使命中又增加了教育。

看甲骨文里的“教育”。“育”字左上方代表妈妈,右下方代表婴儿。合一起是说,妈妈正抱孩子喂奶。古人眼中,妈妈给孩子食物和爱的依恋。

“教”比较复杂,左下方是个孩子,左上方代表学习材料,右边是个拿着棍棒的手。

合起来:一个拿着棍棒的手,正教孩子学知识。而那只手,也是“父”字。意思是:父亲拿着棍棒教孩子学知识。

中国人会说“养不教,父之过”,而不说“养不教,母之过”。西方文化同样强调父亲的教育功能,我不展开说了。

最后专家对父亲的教育功能,给出如下总结:

一是,父亲通过激烈对抗的游戏,和对陌生情景的探索,让孩子形成刚毅果敢、敢于挑战的能力;

二是,父亲常修理家庭中的车辆、电器等,使孩子对动手操作产生兴趣,这些活动能提高智力;

三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让父亲一般有比母亲更加广泛的交际面;

四是,父亲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会更加宏观和长远。

所以,要是生活在缺乏父亲的家庭,孩子会有更多反社会行为,比如撒谎、盗窃、斗殴等。智力、记忆等能力也发展较慢,成绩也差。

专家观点不新鲜,我经常看到,只是每次都能闻到陈腐气味,谁要当面跟我讲,我一定会怼他食古不化,是把农业文明的父亲职能机械地搬到今天。

我无意否认父亲在教养子女中的作用,但是:

现代社会,那些依靠父亲才能达成的教育目标,早已不是只能劳父亲大驾才能达成的。换句话说,如果人类的孩子,想要养成抗挫能力,想要确立正确价值观,都必须依靠父亲的介入,那还有什么进步可言?

有人可能会说:难道不用要求父亲承担育儿责任了?当然不是。

那父亲承担育儿的好处,在我看来开,是分担母亲的育儿责任,让母亲仍有成就自我的机会,只有双方都能自我实现,才能提升婚姻、家庭的质量。而只有优质的婚姻家庭生活,才能给孩子成长提供正能量。

换句话说,丧偶式养育影响孩子成长的传导方式,并非直接作用在孩子,而是作用于母亲,这点很重要!

因为家庭中心不是孩子,而是夫妻关系,而夫妻关系,是基于两个成年人建立的。如果你真的为丧偶式家庭感到担忧,首先担忧的应该是自身幸福,两个幸福的成年人,才能养育身心健康的孩子。

专家搞错了逻辑关系。

因此,养育孩子时,与其拿着“丧偶式家庭”的恶果,来逼迫父亲拿出更多时间放到孩子身上,不如找到你喜欢的生活方式,为孩子展示如何成就自我、甘之如饴的人生状态。

在这一点上,夫妻是要共同成就的。基于这一逻辑做出选择,家庭就不仅仅是责任和义务,而是机能更完善的堡垒。

行文至此,想起几年前,我和我妈妈的一段对话,当时,小妤(我女儿)二年级,我决定重新找回投入工作的状态,我这样解释我的动机:

“妈,我太了解自己了,如果不把时间和力量,投入到吸引我的事情上,我会忍不住把这股力量倾斜到小妤(我女儿)身上,就会极大削弱她的自由和选择空间,她已经不再需要我亦步亦趋的陪伴了,我若不改变,可能会和她有冲突。所以,我要把自己投入到最有兴趣的工作中,我也开心,她也能快乐成长。”

妈妈认真听完,说:“原来你是这样想的啊?!真是个好妈妈。”

在做妈妈的道路上,被自己的妈妈如此肯定,很开心。

作者:郭佳,和 12 岁女孩一起成长的妈妈,生合品牌创始人、央视《面对面》栏目主编,做过十几年纪录片导演,同时也是母婴、教育领域观察者。

关注外滩教育

阅读 3000+篇优质文章

相关推荐 /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