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主要功效是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红花的主要功效是活血通经,去瘀止痛。两者主要用于妇科疾病。脚扭伤一般用云南白药、奇正消肿止痛贴等
云南白药、奇正消肿止痛贴等
上面回答的好像不正确哦! 艾叶就是艾蒿的叶子哦! 端午节早晨要去采的是艾蒿,据说端午这天的艾蒿要在太阳出来前采回来才好,于是,天还没亮,我们便会踏着露水去林子里,草坡上采艾蒿。回来后,用艾叶泡水洗脸,把整棵的艾蒿插在门上,还要掐下一段插在鬓间,余下的编成绳索用来驱蚊。 要把艾蒿挂在门前,可以避邪. 避邪就是不让鬼怪啊坏东西进来,保佑人们平安健康快乐 以下是关于艾叶的: 艾叶的药用价值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栽培或野生。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原植物生于荒地林缘。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旱、耐荫,以土层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最宜生长。 ●艾叶的“本草”记载 《名医别录》:味苦,微温,无毒。主炙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又,艾,生寒熟热。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药性论》:使。能止崩血,安胎,止腹痛,醋煎作煎,治癣,止赤白痢,及五藏痔泻血。煎叶,主吐血。炒艾作馄饨,吞三、五枚。以饭压之良。长服止冷痢,又心腹恶气。取叶捣汁饮,又捣末和干姜末为丸,一服三十丸,饭压,日再服,治一切冷气,鬼邪毒气,最去恶气。 《本草纲目》: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炙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妙不可言。寒湿脚气人亦宜以此夹入袜内。 ●艾叶的现代药理研究 1、艾叶能抑制松弛的豚鼠平滑肌。经对艾叶油平喘有效成分系统药理学研究表明,单萜类、倍半萜类的化学结构均与其平喘作用有关。 2、艾叶油0.25~0.5mg/kg灌胃或腹腔注射,均有明显镇咳作用。 3、艾叶油具有祛痰作用。 4、艾叶油具有利胆作用。2%吐温将艾叶油制成混悬液(每毫升含艾叶油25微升),可使大鼠胆汁流量增加(剂量0.8ml/100g和0.3ml/100g)。 5、艾叶油对离体蟾蜍心和兔心均有抑制作用,并能对抗异丙肾上腺素的强心作用。 6、艾叶油腹腔注射,对兔有镇静作用。艾叶油无镇痛作用,对正常体温亦无影响。 7、艾叶具有止血作用,不同炮制品的凝血时间不同。 8、艾叶油具有抗过敏作用。 9体外实验证明,艾叶油对球菌和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均有抑制作用。艾叶熏烟对细菌和真菌亦有明显抗菌作用,用于空气消毒,可使菌落减少95%~99.8%。 10、艾叶油灌胃,能增加小鼠炎症渗出细胞的吞噬能力。
艾灰和艾蒿的作用不完全一样。艾草晒干烧成的灰就是艾灰,艾灰的作用:1、止血 当身上什么地方破损出血后可将艾灰拌成灰泥涂抹于伤处,过几天就会痊愈。艾灸有活血功效,但艾灰是个很好的止血药。 2、宝宝红屁股 宝宝经常会有红屁股,做妈妈的当然心疼,用了不少膏啊霜啊油啊,效果也是反反复复,尤其害怕会有依赖性。可以用艾灰加香油调匀,来涂宝宝的红屁股,然后照例穿上纸尿裤,等到下次换的时候就会发现好转,有宝宝的妈妈可以试一下哦。其实大人的湿疮之类的也可以这样用。 3、脚气 在患处涂抹艾灰,会即刻止痒。一般的脚气,每天多次,坚持几天就会痊愈!如果您的脚气特别严重的话,结合艾灸,会有更好的效果。 4、青春痘 长了痘痘,发红发肿,这时您抹上点艾灰,会很快干瘪,慢慢就掉了,不会留痘印。 5、面膜 用艾灰和蛋清,或者艾灰加牛奶和蜂蜜,调的稠稠的涂在脸上,二十分钟后洗去,您会发现,不仅皮肤变白了,还特别细腻透亮。 6、洗面奶 在洗面奶里加点艾灰,用来洗脸,洗后有特别干净、清爽的感觉。 7、除味剂 艾灰是天然的除味剂,用小布袋子装起来,放在厕所、厨房或者是冰箱里,能起到除异味的效果,可以跟竹炭相媲美。 8、干燥剂 有的人脚爱出汗,在脱下来的鞋里,放上艾灰包,吸湿效果一流。艾蒿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
病情分析: 艾叶是艾蒿的常用药用部分,具有温经止血、调经止痛的作用。全草常用于艾灸。
意见建议:艾叶是艾蒿的常用药用部分,具有温经止血、调经止痛的作用。全草常用于艾灸。
艾叶的作用;传统药性理论认为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等作用。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艾叶的功效: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安胎。
艾叶和艾草不是同一种植物。
艾叶,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argyiLevl。etVant。的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艾草,别名:萧茅、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萧、艾蒿、艾蒿、蓬藁、艾_灸草_医草_黄草_艾绒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茎单生或少数,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萆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无假托叶或极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头状花序椭圆形,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花药狭线形,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9-10月。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
我家里一般有人痛经的时候,我妈就用这个来煲鸡蛋,我觉得效果不太明显. 据说(百度D),它的功效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 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脱皮。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是的。是一样的东西。请看: 中药艾蒿 别名:艾草、艾叶、艾蒿、家艾。为菊科艾属,学名为Aremisia argyi。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茎分枝多。株高45~120厘米,茎直立,圆形有棱,外被灰白色软毛,茎从中部以上有分枝,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中部叶不规则的互生,具短柄;叶片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基部裂片常成假托叶,裂片椭圆形至披针形,边缘具粗锯齿,正面深绿色,稀疏白色软毛,背面灰绿色,有灰色绒毛;上部叶无柄,顶端叶全缘,披针形或条状披针花,头状花序,无梗,多数密集成总状,总苞密被白色绵毛;边花为雌花,7~12朵,常不发育,花冠细弱;中央为两性花,10~12朵。花色因品种不同,有红色、淡黄色或淡裼色。瘦果长圆形,有毛或无毛。 分布: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如朝鲜半岛、日本、蒙古。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西南以及陕西及甘肃等均有分布。其适应性强,普遍生长于路旁荒野、草地。只要是向阳而排水顺畅的地方都生长,但以湿润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 药用特性: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秆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传统药性理论认为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等作用。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