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后>“妈妈,你好烦啊”,无声胜有声的“暗示效应”,对抗厌烦有奇效

“妈妈,你好烦啊”,无声胜有声的“暗示效应”,对抗厌烦有奇效

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理解

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理解

文/暮沐妈咪(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周末的时候,张姐想要带着孩子去辅导班,但是孩子希望自己可以在家看动画片。于是面对妈妈的催促,孩子表现得很厌烦。当张姐再一次催促时,孩子大声的冲张姐喊道“妈妈,你真的好烦啊!”张姐听到孩子这么说自己很是生气,于是大声地指责了他。

可是孩子还是在客厅里磨磨蹭蹭地不愿意出门,张姐强行给孩子背上了书包,塞进车里送到了辅导班。孩子一路上嘟囔着“坏妈妈,不喜欢你!”

张姐感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尽管小时候很乖巧,但是现在整天和父母顶嘴,再也不是妈妈的小暖男了。

很多家长都会遇到类似的困扰,孩子越长大越不听话,面对父母的教育引导越发地不以为意。家长们要怎样才能让自身的教育理念被孩子所接受呢?显然“直白”的说教或者训斥,孩子是不会买单的,其实家长们不妨尝试一下暗示效应的对孩子的影响。

▶▶为什么孩子会觉得父母很烦?

在中青报上有一篇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受访人群中有93%的人与父母存在沟通障碍,就沟通障碍的程度而言,有51%的人表示有些障碍,有32.5%的人表示障碍程度较小,仅仅有7%的人表示完全没有障碍。

孩子的独立意识随着成长越发的开始显现,当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没有随着孩子的成长而调整时,家长的管教就会成为孩子的束缚。孩子迫切地渴望自己的想法得到认可和尊重,进而激发了内心对父母教育引导更深层次的抵触。

中国式父母忙于树立自身的权威,进而与孩子保持着忽远忽近的距离。在权利的分配中,孩子处于弱势的一方,父母掌握着大部分的主动权,这使得家庭关系中出现了不平等的关系类型。父母们居高临下的态度使得孩子与之越发的疏远,甚至有回避的心理产生。

父母们基于这种心理在沟通中常处于说教的状态,讲大道理成了很多家长们擅长的教育内容,而孩子则成了被动接受的一方,孩子没有表达自己的机会,渐渐地开始对父母的说教变得反感。

家长们一方面渴望与孩子保持沟通,一方面又亲手阻断了与孩子沟通的渠道。渐渐地父母们习惯了对孩子唠叨,这种重复式的强调让孩子变得更加的接受无能,进而消极对待父母的教育引导。

家长们感受到了孩子的不配合,于是选择了更为直接的批评和指责的教育方式,这也成了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又一重阻碍。

其实家长们不妨尝试一下,转变另一种思路,更加委婉地表达自身的教育理念,暗示效应让孩子更加愿意积极地接受父母的引导。

▶▶什么是暗示效应?

百度百科上提到,暗示效应是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基于这种影响,诱导人们可以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

也就是说,这是一种从心理层面上对他人进行影响的心理暗示。孩子接收到父母的暗示后,将一种消极对抗的状态转换为积极配合的行为表达,显然这样的教育方式更加有利于父母的教育理念输出。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作为个体存在,但是却都具有彼此的暗示性,并且儿童相对于成人来说更容易接受暗示。暗示效应使得孩子更加容易按照父母所引导的方向前行,这使得教育氛围更加的融洽,亲子关系也不再是紧张的对抗,这对于逆反心理明显的孩子来说,确实是较为适宜的教育引导方式。

▶▶暗示效应的常见类型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是世界上唯一能接受到暗示刺激的动物。而”积极的“暗示”,可以在情绪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产生良好影响,使得人的潜能得到激发。

★语言暗示

父母通过语言表达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诱导”让孩子更加愿意配合,提升孩子的行动力。海因·雷曼麦说过,人们如果可以用暗示的方式来把严肃的真理讲出来,这相比于直截了当的方式更加能够让人接受。

★动作暗示

在表达中,肢体动作的暗示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在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动作的表达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有些时候会比语言影响更为深刻。

★表情暗示

孩子对父母的表情是非常敏感的,孩子可以从父母的表情上捕捉到更多的信息内容。

★环境暗示

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在环境中接收到不同的刺激,进而做出相应的行为表达。比如说,在书店,环境很安静,那么孩子多会也变得安静下来,更加容易进入学习的状态。

▶▶家长如何将暗示效应应用到孩子的教育中?

★语言暗示方面

家长在语言表达上也保持平和的语气,不要过于带有批评性质。否则很容易造成孩子紧张的心理,在这种紧张的状态下,孩子只会想要逃避,连思维也会受到影响。家长保持平和的语气会让孩子更加容易放松下来,恢复状态。

家长可以适当地表达对孩子的期待,期待是对孩子的一种积极暗示,孩子的效率会有所提升,进而有助于一些好习惯的养成。

★动作暗示方面

当父母把手扬起来的时候,孩子会觉得很不安,但是当父母把这种姿势变成轻抚和拥抱后,孩子会更加愿意接受。父母可以给孩子做好行为示范,而动作暗示就是最直接的表达。这样有助于孩子慢慢地进入状态。

父母插着腰居高临下的姿态会让孩子启动自我防御的模式,随时准备与父母对抗,而敞开怀抱的姿势则会让孩子更加有安全感,更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

★表情暗示方面:

孩子对父母的表情非常的关注,当孩子发现父母不高兴时,孩子的动作也会轻缓许多。所以孩子的情绪受父母的影响波动很大,家长们做到不动声色更加有助于孩子保持平静的心情接受教育引导。

孩子天生会察言观色,表情的暗示通常可以会被孩子更加敏锐的接收到。严肃的表情会比批评的语言更加能够制止孩子的错误行为,而鼓励的表情也会让孩子更加受用。父母也应该多给予孩子一些微笑,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积极的暗示,让孩子觉得自己被肯定和认可。

★环境暗示方面:

父母们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书香氛围的环境孩子也会更加的热爱阅读。才女武亦姝满腹才华,这与其良好的家庭环境自然离不开关系。她的父亲是出色的律师,为孩子营造了非常浓厚的学习氛围,所以她有机会从小背诵上千首诗词,有机会燃烧起对诗词的热爱。

当家长们觉得教育无从下手时,不妨从暗示效应入手,采用委婉的方式来对孩子进行引导。研究表明:潜意识所呈现的力量要远远大于意识所体现的力量。让孩子在更加柔和的环境下成长,这远比强势的教育更加能够得到孩子的配合。家长们也可以引导孩子学会通过自我暗示的方式来调动自身行为的积极性。

大家对暗示效应是否了解呢?对于与孩子的沟通有哪些好的建议呢?欢迎分享。

相关推荐 /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