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备孕>孩子的“我不敢告诉爸妈”,后来伤了自己,更伤了父母

孩子的“我不敢告诉爸妈”,后来伤了自己,更伤了父母 孩子伤了父母的心怎么办

孩子伤了父母的心怎么办

孩子伤了父母的心怎么办

01我不敢告诉爸爸妈妈

近日,我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南宁一位财务专业的应届生,在2天内被骗走7万多元。这位女孩现在的处境很艰难,可她宁愿面对镜头说,也不愿意告诉家人:

“我现在已经濒临自闭,既不敢告诉家人,又怕自己扛不下去。”


像这样“不敢告诉家人”的事情还有很多。

今年1月,13岁女孩在睡觉时发现卧室冒烟,害怕被父母批评,选择关上卧室门,到客厅继续睡觉,最终另一间房的父母闻到异味发现家中失火才报警,幸好无人员伤亡。


去年,9岁男孩在短时间内多次被小狗抓伤,由于害怕家人的责骂,没有告诉任何人。这一次他又被小狗舔了受伤的手指,当然这一次也没有告诉家人,最终他因为狂犬病去世。


类似的事件发生后,大家纷纷都在科普要如何预防诈骗、狂犬病,还有安全意识等等,茫茫多的评论中,很少会有人提起:这个孩子是在怎样的环境中长大的,所以遇事都不敢告诉大人?

在孩子小时候,就会有很多类似“不敢告诉父母”的小事发生。有一位网友说,自己小时候在玩妈妈买回家的玫瑰花,不小心手被划出很长一道口子,第一反应是躲到厕所,找纸巾紧紧压住伤口,不敢出声,也不愿找大人帮助,怕被一顿臭骂。

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遇到困难,宁可自己一个人崩溃,也不愿意求助父母?如果一个孩子遇事后的第一反应是“我爸爸妈妈知道了该怎么办”,这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在《无声告白》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对父母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16岁的女儿莉迪亚身上,妈妈希望她可以成为一名女医生,爸爸希望身为黄种人的她可以融入白种人的生活。

有次莉迪亚物理没有考及格,触目惊心的分数让她忐忑不安,满脑子只有妈妈的批评。在纠结了几天后,她鼓起勇气告诉了妈妈。的确,妈妈批评了她一晚上:你怎么可以不及格、你长大了能干嘛、你觉得找个男人结婚就可以了吗……

那张不及格的试卷被钉在了厨房门上,每一分每一秒都鞭策着莉迪亚。类似的事情频频发生在这个家庭中。

在父母的高压和莉迪亚“永远要活在别人期待”的碰撞之下,莉迪亚走向了崩溃,她选择了自杀。

在特别迷茫的时候,如果可以得到家人的一句宽慰,结局也许会不同。

或许就是某天孩子想向父母抛出橄榄枝时,父母没有接住;或许是孩子某件事情没有做好,遭到了重罚;也或许是孩子向父母倾诉,却被嗤之以鼻。悲剧不是一瞬间发生的,而是在日积月累的相处中,慢慢演变成的。


02父母和孩子建立起信任,有多重要

当孩子从外面哭着回来时,你会怎么做?

“是不是你先惹别人的?”

“怎么天天这么闹腾,说你多少次了。”

“你知不知道你错在哪了?”

本来很委屈的孩子,想从父母那里寻求一点安慰,没想到得到的是二次伤害。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提问:成长过程中是什么导致了孩子不愿再跟家长沟通?


网友们的回答是这样的:

- 小时候没零花钱,早餐每天省几毛,存好久买了一本喜欢了很久的漂亮本子,拿回家给妈妈看,她黑着脸问我:“你的钱哪来的?钱多没地方花是不是?” 从这以后,我的一些喜悦都不会跟妈妈分享了。

- 上学的时候考试卷都要家长签字的,每次拿了不及格的卷子要去签字,都是一个大嘴巴子。

- 初二时一个人在书店看了一下午书,爸妈发现找不到我的人,傍晚我回家时迎来的是一顿打,逼问我去了哪个游戏厅网吧,怎么说就是不信我在书店。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什么导致了他们不愿意再跟家长沟通?是家长啊。后果就是孩子宁愿自己承受,也不愿和父母沟通,不想承担来自父母的二次伤害。

沟通是双向的,当孩子不再信任父母或者认为父母不会信任TA,那么遇事也是不愿意告诉父母的。

特别是在孩子犯错误或遇到难题时,更多的是紧张和害怕的情绪。当他们不敢发声、不敢告诉大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和父母之间缺少信任,家长总以成年人的心思去揣摩并要求孩子,根本听不进孩子的真实想法。

父母的信任,会是孩子最好的良药。那些得到父母无条件信任的孩子,才会真的信任父母,相信遇事告诉父母不会是一个错的选择,也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03给孩子轻松有爱的家庭氛围

记得在郑渊洁《智齿》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情节:

女孩梁新被几个新同学给设陷污蔑偷钱了,老师把梁新带到办公室让她好好交代。她却对老师说:“我需要给我的父母打电话。”

老师很惊讶,梁新是第一个遇到坏事不怕老师跟家长告状,反而主动求助父母的。本来老师的想法是:你要是不如实招来,我便通知你的父母。

梁新知道,父母是信任自己的,此刻遇到自己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告诉父母是最好的办法。

与孩子建立起信任的关键,就是给TA一个轻松有爱的家庭氛围。当收获了来自父母的爱后,TA也会开始尝试着做出更多的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留心孩子反映出的异常信息

留意孩子的一言一行,行为的背后总有隐藏的含义,比如孩子总说身体不舒服,可能问题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学校里发生的一些事情。

与孩子建立常规沟通机制

并不是说要盲目地信任孩子,我们要去充分了解TA。比如每天固定一段时间和孩子聊聊天,可以是回家路上或者是饭后,虽然大部分聊天内容都是无效信息,但重要的信息会不经意地流露出来。

父母要稳定自己的情绪

遇事如果大人情绪不好甚至是情绪失控,很容易处置不当,孩子感受到的压力会倍增。


面对孩子考砸了一次试、打破了一个杯子、做错了一件事……这时,你对TA的引导远比斥责重要的百倍。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获取TA的信任,给TA带来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

关于这个话题你有想说的

欢迎在留言区跟我们讨论

相关推荐 /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