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很高兴为你解答。亲这个阶段最好是给孩子吃奶粉比较孩子会比较容易吸收和消化所以夏天比较热亲给孩子吃奶粉要配备清火宝这样不容易上火,我觉得太子的奶粉不错口感和营养价值都不错。
有了问题再去纠正?其实,孩子很小的时候已经有征兆了
有的家长说孩子不爱跟自己说话,有的孩子偷拿家长的钱,还有的孩子每天玩电脑,甚至不爱上学,有的孩子则是父母说两句就离家出走……谈到上面几个问题的时候,会发现这些孩子基本都在青春期。但事实上,这种行为在孩子6岁甚至小的时候就已经有征兆了,只不过家长没有重视。
因此,如果孩子的不良习惯显现出了行为问题,这就说明他已经有了相当长的不良的过程,也就是说,孩子出现偷拿东西、沉迷游戏等并不是现在才形成的问题。家庭教育一定要尽可能多地去了解,现在所做的努力都会给后面减少很多麻烦,如果当初不努力,等发现孩子有问题再矫正的话,这个精力和代价是相当大的。
6岁后再给孩子树立正确观念?为时已晚!
很多时候,孩子的表情、动作都带着父母的影子,因为6岁前,观念有一个特点——可以改变。有一句话说得好——孩子就是父母的复制,一个人是什么样,就知道他的父母是什么样。因此,在孩子6岁前,以身作则,为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很重要。
工作太忙,让老人带孩子?父母的陪伴更加重要
有的人认为,孩子由老人抚养就可以了,但这里面有一些东西是属于心理层面的,举个例子,很多人坐火车时间长了,或者是路上时间长了,就会找份报纸或者是手机来看看,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光坐着就很难受。孩子也是这样,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尤其是早期,也需要陪伴、互动,但我们恰恰忽略了,觉得1岁、3岁内有什么好教育的。
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那你就错了,3岁以前的教育比3到18岁重要得多。因为3岁前是情感的抚养,情感抚养的多少会决定后面的很多东西。
▌小孩子的话不用多回应?耐心一点,让孩子把话说完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陪伴和聆听特别重要。很多父母知道,青春期是最容易出现行为问题的时候,因此青春期陪伴特别重要,但其实,6岁之前多陪伴孩子、多聆听孩子也很重要。
孩子6岁之前,这些事儿建议家长要努力做!
在孩子3岁之前,让自己成为他的依恋
依恋就是一种一对一的情感依靠。二战时有很多孤儿,他们有的被送到养育院,有的则被送到宗教的慈善团体,这些孩子长大后大都有过寻求心理咨询的经历。心理医生在了解了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后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就怀疑是不是早期的这些机构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有一些不好的行为,但经过调查,发现没有,他们对孩子都非常好。医生们又继续研究,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团体养育孩子的时候是轮班制,每天有不同的人值班,时间一长,孩子就得不到依恋情感的满足,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孩子就会有产生焦虑、苦恼、烦躁的情绪问题,这些情绪问题在早年埋上祸根,成年后稍稍有一点不如意就会引发心理问题。因此,让孩子对自己产生一对一的情感依恋是十分重要的。
一.满足幼儿合理需要,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满足幼儿物质需要,保障幼儿身体健康满足幼儿的物质需要是保证幼儿身体健康成长的必要前提。幼儿的物质需要主要包括他们对吃、喝、穿、住的需要,即我们要给幼儿提供富含营养的食品、适宜的饮用水、服装和住房。幼儿的这些需要目前在家庭、在幼儿园基本上能够得到满足。在满足幼儿对物质需要的同时,成人往往比较忽视对幼儿精神需要的满足。 (二)满足幼儿精神需要,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幼儿的精神需要有许多种,其中对游戏的需要、对安全的需要、对求知的需要、对交往的需要、对归属的需要等是其主要表现形式。 1.对游戏的需要。幼儿有强烈的玩游戏的需要,有的幼儿甚至不吃不喝也要游戏。游戏又是幼儿最佳的学习途径,幼儿的所有学习过程都可以通过游戏实现,游戏是幼儿最重要的"工作"。幼儿阶段的游戏有三大类。 (1)练习性游戏,1岁-3岁幼儿表现明显。如幼儿拉着小鸭车在屋里来回走;把小积木块放进盒子,倒出来,又装进去,又倒出来,再装进去,再倒出来;拿着小铲子,在地上"哒哒哒"不停地敲。在练习性游戏中,幼儿熟悉着各种物品的特点、属性,练习着各种动作,体验着距离的远近,空间的里外、上下等。这种游戏与幼儿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急需"了解、熟悉周围事物"有关。 (2)象征性游戏,1岁-6岁幼儿表现明显。这种游戏最明显的特点是假装,一切都是假装的。人物是假装的:我当爸爸,你当妈妈,他当孩子。物品是假装的:半个皮球可能现在是帽子,幼儿把它戴在头上,过一会儿它可能成了家里做饭用的锅,再过一会儿它又可能成了给娃娃洗澡用的澡盆。情节是假装的:在家做饭、到商店买东西、带孩子看病、乘坐公共汽车等。虽然一切都是假装的,但幼儿玩得特别认真、投入。在象征性游戏中,幼儿使用着练习性游戏里学会的各种动作、对各种物品的使用方法以及语言,体会着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各种规则的含义等。这种游戏与幼儿有"不断地与周围的人、环境相互作用,学习怎样的行为在该环境中才是适宜的"需要有关。它是幼儿阶段最具标志性的游戏类型。这种游戏延续到成人阶段即是戏剧表演。 (3)规则性游戏,幼儿5岁-6岁开始发展起来。幼儿的规则游戏是棋类游戏和户外体育游戏。在这类游戏中幼儿必须遵守游戏的规则,用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行动。这需要幼儿有一定的规则理解能力,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等。它要求幼儿服从规则,克服自我中心化思维。这种游戏延续到成人是各种体育竞赛。各种游戏对幼儿都有独特的发展价值。幼儿对游戏的需要就象鱼儿对水的需要、人对空气的需要一样。但是,有些成人用成人社会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认为游戏是浪费时间,是不务正业。事实证明,正是由于有些人在幼儿阶段游戏得不充分,导致了他们的发展迟缓或发展障碍。 2.对安全的需要。这里主要是指心理安全。有了安全的心理环境,幼儿才能有学习的愿望和行动。但由于成人对幼儿各方面特点的不了解,他们总是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幼儿,幼儿又做不到成人的标准,造成幼儿经常处于无端地受到各种批评的状态。如幼儿由于自身能力所限,各方面的表现自然会差于成人,有时他们会穿反鞋、有时他们会撒饭、有时不小心可能把杯子摔碎了、画画可能会画得不够象等等,这些本来都是正常现象,但成人经常会拿它当成孩子的缺点进行批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精神时刻处于紧张状态,长此以往,孩子形成紧张、拘谨、刻板的性格。 3.对求知的需要。幼儿天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他们经常会主动学习。幼儿的这一特点往往以探究行为表现出来,而幼儿的探究行为又经常表现为成人眼睛里的"玩",如见到沙子幼儿会主动用手感知沙子,见到水他可能用小棍去打打水,见到剪子可能要拿它去剪剪东西。幼儿的这些探究行为经常在成人的眼睛里被认为是淘气、是捣乱、是不乖。 4.对交往的需要。人是社会性动物,幼儿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学会交往的方法、交往的规则、交往的技巧等。对幼儿来说,横向交往(与同伴之间的交往)比纵向交往(与长辈之间的交往)更为重要、更为需要。家长一定要创造条件让幼儿有更多机会与同辈人、同龄人交往,以利于他入学以后与同学、工作以后与同事的顺利交往。事实证明,成年人的很多心理疾病与其童年时期的交往不充分有直接关系,往往造成成年后的交往障碍,引起自卑感强、自我价值感低等心理状态。如果产生了消极情绪不能及时、有效地宣泄,遇事就容易采取极端化行为,造成犯罪。 5.对归属的需要。人是社会性动物的另一种表现是希望别人接纳自己。幼儿阶段他们能感知到的接纳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在幼儿身上的重要表现是依恋。0-3岁是幼儿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如果幼儿能够和家人建立起稳定的依恋关系,那么他的情绪基本上是安定、愉快的,长大以后积极的情绪占主导地位,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幼儿不能和家人建立起正常的依恋关系,那么他会产生比较多不安的、沮丧的情绪,长大以后消极的情绪占主导地位。由于成人不知道依恋的重要作用,往往忽视幼儿的心理需要,甚至说孩子"太粘人"、"太烦人"。这有可能造成孩子冷漠、内向的性格。总之,在封建文化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忽视幼儿的心理需要已经成为一些人的习惯,我们要努力克服这一倾向,使我们的儿童健康成长。 二.尊重幼儿学习特点,引导幼儿快乐发展幼儿的学习特点是由与其相关心理特点决定的。 与学习有关的心理特点主要有: 1.行为的有意性低。即幼儿的许多行为处于无意状态,如无意注意、无意记忆、无意想象等。有意注意在3岁阶段只能维持3-5分钟。 2.情绪性强。即幼儿的许多行为受情绪控制,这件事愿意干就干,不愿意干就不干,或者是感兴趣就干,不感兴趣就不干,只有到了5岁以后才逐渐理智起来。这与幼儿思维的自我中心化、注意的广度比较窄有关。 3.感知觉是主要的信息输入渠道。感知觉的发展始于胎儿6个月,而语言的发展始于1岁左右,即幼儿的语言发展要大大落后于他的感知觉发展,因此,幼儿认识事物的信息渠道是感知觉为主,语言为辅。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儿童入小学后的不断"锻炼",语言信息逐渐成为其认识事物的主要信息源,感知觉退为辅助信息。 4.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因为幼儿词汇贫乏,语言能力不够发达,所以他们在思维的时候往往以头脑中的表象进行思维,而非如成人以语言、概念的形式进行思维。而且幼儿也不能理解许多概念。 幼儿以上心理特点决定了幼儿的学习过程有其特质。 1.学习的切入点: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是学习的切入点。然后成人把他向教育目标方向引导,使他获得合目的的发展。 2.学习的途径:在生活、游戏中学习。因为幼儿的注意多是无意注意,因此你就不能让他坐好了、注意力集中了以后再开始学习,只能在生活、游戏中进行渗透式学习。 3.学习的层面:获得丰富的感知、体验,而非能够用语言表述的准确知识。 4.学习的内容:发展各种能力,而非书本知识。5大领域,既健康领域(身体、心理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语言领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喜欢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社会学习领域(情绪积极;会与他人交往;遵守能理解的行为规则;初步认识周围环境)、科学领域(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会表达和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认识常见的动物、植物及生活用品;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有初步的环保意识)、艺术领域(感受和喜爱环境、生活、艺术中的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学习内容极为丰富。尊重了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幼儿才能在学习中不断体会到成功感和胜任感,逐渐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和对周围的信任。反之,如果成人一味地以小学的学习内容,如认字、读拼音、做算术题等要求幼儿,幼儿能够体会到的只能是学习活动本身的枯燥无味和学习后的挫败感,这对儿童的终身发展不利。退一步说,即使幼儿阶段认识了不少字,会做数学题,也很难说这些学习对小学学习是有促进作用。因为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幼儿阶段是"高识字群"的孩子,小学阶段的想象力较差。而想象力与理解力、创造力都有关。 有一句话说得好"合适就是最好的",就象我们不能让刚出生的婴儿吃他们不可消化的大鱼大肉一样,幼儿的学习也有适合他的内容、方法、途径。真诚地希望全社会在关注早期教育的同时,能以人文精神为指导,和科学的方法相结合,使社会中最活跃的因素--人,个个都是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人。
李玫瑾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观后感如下:
过去老提倡改造世界,我个人认为,我们旦厂测断爻登诧券超猾应该认识世界,顺应自然,而不是要改变它。
有没有发现,每当我们做一个大的改变的时候,我们都会自食其果。
所以尊重自然,去研究自然背后的精神,我认为是一个对理性的尊敬,也是我们的一种对精神现象的好奇以及探索。
如果我们有这种追求,我认为我们年轻的一代,会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
七田真右脑开发训练是指导妈妈从饮食、心理、胎儿交流等为未出生的胎儿作出有效的胎教,本书则以0至六岁的孩子为主角,教导父母如何利用孩子脑部发育的优势,去激发其内在的潜能。
0至三岁仍是胎儿期,以右脑主导的阶段,利用其独创右脑游戏,通过闪卡、点卡、听读背诵等训练高速地输入讯息,可以激活右脑,引导出孩子与生俱来的卓越能力。三至六岁是由右脑转移到左脑的阶段,灵活应用听说读写、绘画、看图作文、手工制作等方法,让孩子将右脑中闪现的事物表达出来,可以使左右脑得到均衡发展。
本书介绍了很多能提升孩子智力的右脑游戏,并有其操作方法,例如有ESP游戏,以开发孩子右脑感觉回路,所谓的ESP,就是英文Extra Sensory Perception的缩写,意为“超感觉”,通常指心灵感应、透视、预知等能力的总称;又如闪卡训练,以培养语言能力的游戏;还有以提高右脑记忆力的一千幅图画记忆的游戏等等。
鼓励父母通过对话来培养好孩子,例如要向孩子多说“妈妈特别喜欢你!”、“你的忍耐力很好,真捧!”、“你很努力。妈妈很感动”、“你帮了妈妈大忙了”、“你在做这件事吗?真不错”等鼓励性的说话,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书中亦提及到“伤害孩子心灵的十句”,敬请父母不要向孩子说上这样的话,如:“不要……”、“不能做这种事!”、“因为你干甚么都不行!”、“我要说多少遍你才明白?”、“你真是个坏孩子”等,这些说话都是父母对孩子缺乏耐心教导、解释及沟通所致,与其说是一种教育,不如说是一种压制行为。
一天,去逛一间早教店,对闪卡教育很感兴趣,老板介绍我先看看七田真的书。是否能接受他的理念。我比较喜欢这本书,除了阐述理念,还介绍一些非常实用的教育实施方法。推荐。比冯德全的那些好多了·,看了近七八本,都还在说理论。具体如何实施,还要出个好几百买教具才跟你说·郁闷。
所谓三岁见老。可见想让小孩的品德人格和性格方面就是在此时定下来,但往往有许多家长都自认为小孩还小,这里不该怎样怎样,那里应怎样怎样。我个人认为:小孩年纪没错是很小,但不代表他/她一点能力也没有,我最看不惯很多家长把小孩当成是弱智和没有能力的,所有事情自已包揽,把小孩弄得只会饭来张口(有些饭来还不张口呢,满屋子追着喂饭),衣来伸手,只会撒娇要家长观注,在家成了帝成了主,一副二世祖模样。我知道有人不服气,他们认为小孩年纪小,没有判断力,没有自制力,和他说道理不可能理解。事实真是如此吗?请看一下国外的家长是如何教育小孩的。
吃饭:一小孩任性不吃晚饭,家长说:吃还是不吃,不吃的肚子会很饿的。小孩表示坚决不吃,家长说:那好,你只能吃明天的饭了。结果真的任由小孩不吃了,晚上小孩饿了,想吃。家长坚定不让,说:这是你的决定,所以不能吃。后凭小孩怎样哭闹,就是不理,后来小孩知道是没有希望的,也就不再哭闹。结果在睡前小孩很诚心的对家长说:我明天能吃吗?我真的很饿了。家长也很认真的说:当然可以,你只是决定今晚不吃饭。小孩还说:今天早上我能吃很多好吃的吗?,家长笑说:没问题,我可以安排。小孩听后高兴的睡去了。从此,小孩再没任性不吃饭了。
穿衣:家长让小孩自已穿衣,即使小孩穿错了,也不会马上纠正,待小孩自已出去玩,结果小孩与其它小孩玩着没多久便跑回来问:穿错了吗?家长微笑说:你觉得有没穿错呢。小孩说:没有,但小伙伴们都说穿错了。家长说:那你有感觉穿得舒服吗?或者和别人有不一样的地方吗?小孩想了一会说:有。家长说:那你试着换回来,看看感觉如何。结果小孩自已换了后再去玩,从此小孩很小穿错衣服了。
玩具:家长们都只让一位家长作住,想买玩具给小孩事先须经过这位家长的同意,而这位家长也必须对小孩说到做到,故小孩从不会在商场因想要玩具而哭闹,他/她只要那位家长的一个承诺,便会满期心期待着那一天的来临。
自私:小孩得到一个新玩具不让其它小孩玩,结果弄哭了另一个小孩,家长连跑去把哭的小孩抱走,并逗他笑然后再让他与其的小孩一起玩去。就是让得到新玩具的小孩只得自已一个人玩去,结果玩着玩着也觉得没意思,想和其它小孩一起玩了,但又不敢,跑去问家长:我想和他们一起玩,家长这时才说:可以啊,但你刚才因为玩玩具不让人玩还弄哭人家了,怎么办?小孩不知所措,家长引异说:如果别的小孩有新玩具不让你玩还弄哭你,你会怎样啊?小孩说:我不和他玩了。家长点头说:那你想怎样才能让其他小朋友原谅你呢?小孩说:我给他玩具,和他一起玩,家长点说:对了,那你去吧。小孩说:我不敢,你陪我去吧。家长说:这不行,这是你的问题啊,要自已解决啊。小孩没法只好自已去了,结果他们不用多久又玩成一团了。
篇幅有限,我不再说了,相信单这四个小例子也足够,道理不用我说你也该有所感受了吧。
育儿知识:0到6岁是宝宝成长的关键期!这几点妈妈一定要注意!
很多父母以为孩子的人格培养是在孩子懂事之后,因而忽视了婴幼儿早期孩子心理建设。
其实,婴幼儿期是我们人格成长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每个阶段婴儿都有一定的心理需求和发展任务。如果这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发展任务未能完成,会对今后的性格产生很大的影响。
第一阶段(0-1.5 岁):无条件关注
这时的婴儿处于无生存能力的状态,需要妈妈无条件关注。
这时婴儿的世界里只有妈妈,但对妈妈来说重要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工作、家务或者娱乐等等。在无条件关注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婴儿会在内心深处对妈妈产生怀疑:我对妈妈是最重要的吗?我是值得存在的吗?
婴儿产生结论:我不如你的工作、家务或者麻将重要。因此,随着他的成长,一直无法确认自己是另一个人心里最重要的人。
长大后的影响:
长大后的他若在感情中体会到自己是另一个人世界的中心,会迅速进入热恋。
但是这种状态不能持久,因为每个成年人都有自己的社会任务。除了热恋期,其他时候他再也无法成为另一半NO.1,所以这种期待一定会落空。
成年的他又一次体会到“原来我真的不能成为另一个人心里最重要的人”,然后会对占据另一半关注的事物(比如工作、电视、游戏、朋友等等)产生嫉妒和愤怒,这背后其实是在表达“我多么希望成为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潜台词是:我希望成为你生命中唯一重要的人。
当一个人希望从伴侣身上索取安全感时,其实他是无法看到伴侣的真实存在,也会忽视伴侣的需要。
第二阶段(1.5-3 岁):一定的尊重和自由
一岁半左右,婴儿第一次产生了“我”的概念,也进入了第一叛逆期。在这个阶段如果吃饭、睡觉、休息自己说了都不算,都是抚养者说了算,婴儿就会体验到自己任何一部分都不受自己的控制,自己只是个“傀儡”。
当婴儿“做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疑惑 "我能做自己吗?我能替自己做主吗?"当想替自己做主,却无法替自己做主时,就会产生痛苦。
长大后的影响:
与其有需求就痛苦,不如没有需求,于是婴儿会放弃自己的需求。
但在第二叛逆期会发生一些转变:面对很强的外在控制感(来自抚养者),一部分孩子在第二叛逆期(青春期)叛逆成功,逃出了抚养者的控制。这类型的人会变得特别有主见、独立、倔强。
而另一部分人在第二叛逆期叛逆也失败了,不敢再表达自己意见,只会执行任务。在亲密关系中,他会渴望特别多的自由,对任何的控制,产生了天生的厌恶感,因为小时候已经承受太多了,所以长大了不愿意再多承受一点点。
此外,这个阶段也是孩子内化规则的关键时期。父母制定的规则会使孩子产生规则意识。规则意识一定程度上是好的,但是要适度。规定特别多的人,意志力会特别强,但也比较固执、缺乏变通;规定少的人,会比较灵活,会容易轻松的放过自己。
而且,过强或过弱的规则都会让婴儿对控制度产生反感。小时候缺少自由,那么长大了就会拼命从别人要自由;从小一直被妈妈强迫,没有被妈妈尊重,那么他长大后就特别需要别人的尊重,特别讨厌别人强迫他。在亲密关系中他会过度的向对方索取尊重和自由,同时,难以给对方尊重和自由,逼迫对方妥协,对方就会体验到被控制以及不被尊重。
反之,如果婴儿在 1.5-3 岁时得到了一定的尊重和自由,那么他长大后就是会尊重他人,也能接收伴侣对自己的适度的控制。
第三阶段:(3-6 岁),认可和赞美
孩子在3岁的时候已经不再那么需要妈妈了,开始主动玩游戏,开始主动探索这个世界了。这时他会想要离开妈妈,却又不敢。于是就不断从妈妈那边确认,希望可以得到认可。比如他会问妈妈:我搭的积木好不好看吗?只有漂亮吗?
有些妈妈对孩子的夸奖很不走心,这样的夸奖是“无效”的。婴儿需要妈妈的赞美具体化——对细节的描述,比如具体哪里做的好啊?怎么样做的好啊?
有些妈妈不但没有欣赏能力,还会对婴儿产生否定和批评,导致婴儿产生挫败感,无法从妈妈那内化一部分认可。
认可、赞美的缺失,会让孩子产生疑惑:我的本质是好的吗?如果我不好了还会被爱吗?
长大后的影响:
长大后的他会怀疑自己是否值得被人喜欢,“我是好的吗?”“我是真的可以的吗?”没有自信,目标感比较弱,也不具备赞美和认可他人的能力。同时,他特别需要别人对他的认可,受不了别人对他的指责和批评,却特别擅长打击和否定别人,就像当年妈妈对他做的那样。
家,是幸福的港湾,是温暖的依靠,是安全感的源泉。父母可以给孩子带来幸福,也是可以给孩子带来痛苦。恰当的爱,科学的养育,能够让孩子更好的成为自己;不恰当的爱,对于孩子而言是一种沉重的伤害,甚至很多伤害造就了孩子今后一生的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