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怀孕>“别叫我妈妈,我不是你妈”父母的这句话让孩子对自己产生怀疑

“别叫我妈妈,我不是你妈”父母的这句话让孩子对自己产生怀疑 妈妈说我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妈妈说我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妈妈说我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前几天去逛超市,有个小孩坐在地上拽着妈妈的裤角哭着让买超人玩具,妈妈一直在旁边安慰他,让他别哭了,可孩子不依不饶,坐在地上依旧哭的跟个泪人似的。妈妈见状,生气地说:“你再哭,我就走了”。说罢,便真的起身走了,孩子一看妈妈走了,立马起身,一边小跑着追,一边哭着喊妈妈,妈妈回头生气地说:“别叫我妈妈,我不是你妈妈!”孩子还是一边哭一边追着喊妈妈,妈妈回头对他说:“还要玩具不?再哭,我就不要你了!”孩子哽咽着摇摇头。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就得这么治,要不然每次出去看见玩具都要闹腾,可是却忽略了这种行为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一种叫做“资格感缺失”的伤害。

什么是资格感缺失?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当别人对自己好时,会认为自己不够格,不配别人对自己这么好;当有一个好的机会摆在自己面前时,会觉得自己不行,做不好;当别人对自己好时,总是会不设防的掏心掏肺的对别人,有好处时总想着对方。

那什么是资格感缺失?资格感缺失是李中莹老师提出来的,他说:“资格感缺失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这份资格感决定了我是什么样的人,资格感的根本来源是与父母的连接。”也就是说,资格感决定了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缺乏资格感很大的程度上是源于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曾给我们的言语上、态度上及行为上传递的感觉。

举个例子说呢,当孩子想要一个玩具时,父母说:“你什么都想要,分数怎么不想着考高点!”很明显父母说这个话是希望孩子反省,能够把心思放到学习上。可孩子接收到这个话时,心理是觉得:我只有好好学习,爸爸妈妈才会爱我,才会给我买玩具。渐渐地在他潜意识里就会觉得自己不配、不行。

而如果父母在孩子想要玩具或提出其他要求时,没有贬低孩子,而是很客观地说:“咱们家刚刚换新房子,我们要节约一点,或者你可以选个便宜一点的。”父母没有说:“”因为让你上学,买了学区房,现在家里经济紧张,你还想要这要那。”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内心接收到的是父母的爱与无奈,他会理解父母,也不会产生自己不配拥有的想法。

也就是说,父母如果能换个说法,不去要求孩子背负一些东西时,孩子就不会受到“资格感缺失”的伤害。

资格感缺失的孩子容易活在桎梏中

身边一个朋友在家全职了很多年,看着孩子渐渐长大,她想开始重返职场,知道她打算出来工作时,同学给她介绍了一份工作,仔细询问这份工作的内容后她直摇头,觉得自己没法胜任这份工作,而在我们看来,她完全可以胜任那份工作。

当她回想自己成长的过程时,印象中最深的是爸妈经常说的一句话:"考这么点分数,长大了能干什么?我看你这辈子是没啥出息了!那个时候,虽然她很抵触父母这样说,内心也告诉自己以后活得好好的给他们看看,可潜意识里还是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父母的暗示。以至于后来在工作和爱情中遇到合适的机会,也会退缩,因为潜意识里有个声音在说:"你不配,你不可能得到那么优秀的人的青睐,你也不会成为有出息的人!"不管什么事都认为自己没资格,从内心深处就把自己否定了。

这就是资格感缺失对人的影响。资格感缺失的人,内心深处总会告诉自己“我不行’、‘我不配’,这个定义就像魔咒一样,一旦我们做点事,脑子里就会自动冒出来。这个自我暗示把人牢牢地控制住,捆绑住,让人感觉生活中的任何事都有很多困扰与问题,导致人遇见点事就想回到舒适区,不敢想、不敢信、不敢做,对自己产生怀疑,自怨自艾。

由此可见,资格感是很重要的一种感觉,关系着一个人一生的成就。

表达对孩子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拥有资格感

资格感缺失的孩子,如果不予关注任其发展下去,孩子成年后会有很多心理困扰,不能发挥自己应有的能力。那怎么才能让孩子拥有资格感呢?就是父母要做到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可能你会认为哪个父母不是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呢,那我们仔细回想下,当我们的孩子不写做作业时,你是不是很生气地吼他,我们的本意是好的,希望孩子能完成作业,好好学习,有一个美好的前程。但孩子接收到的却是父母的嫌弃,以及父母想要一个安静写作业的孩子,而不是自己。也就是说,我们的心可能是爱孩子的,只是表达的粗暴而已。那怎么表达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呢?具体可以体现在这3方面上:

在学习上注重培养内驱力

回想一下,当孩子拿回成绩单,告诉你这次只考80分或者更低时,大多数父母是不是很自然地就说:"怎么考的,才考这么点,笨死你了!",甚至有的家长在看到孩子考了99分时,还会说:"为什么少了一分,为什么别人能考满分,你就考不到?"这种方式除了让孩子缺乏资格感外,还能对孩子有什么益处呢?

想要让孩子注重学习,我们可以换个方式,去注重培养孩子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不要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义务,要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本身是有乐趣的,是对这个世界的探索。

方法:平时多给孩子讲讲历史故事,名人的故事,以及带孩子参加一些读书会,让孩子能见识各种知识,开阔眼界的同时,孩子也会喜欢上这些有趣的知识。我家孩子就是从老师的一堂有趣的诗词课中,对诗词产生了兴趣。

在犯错上注重总结经验

回想一下,当孩子打碎了家里的花瓶时,你是怎么说的?是不是很气愤地说:”怎么这么笨,你瞎啊,看不见这么大的东西在这啊!“甚至有的父母还会顺手就是一巴掌。此刻,孩子接收到的就是父母爱花瓶比爱自己多,他会觉得很疑惑,自己只是不小心打碎了个花瓶,父母怎么就不爱自己了。

其实,孩子犯错时,正是教孩子成长的好时机。回想我们小时候不犯错吗?也犯错,与其在孩子犯错时教训孩子,对孩子产生心理伤害,不如在孩子犯错后,教孩子总结经验,以及怎么做才能不会再犯类似的错。

方法:告诉孩子自己小时候也犯过错,当时心里的想法,以及后来的思考,这样做,孩子会觉得犯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未来的人生路上,当他再次面对犯错时,不会惊慌失措、不会觉得羞耻,而是会总结经验,更好的成长。

在生活中接纳孩子

有的孩子性格比较害羞,不喜欢说话,不喜欢打招呼,或者不怎么聪明,这让父母很头疼,逢人就说:“我家孩子这么笨,怎么办呢?”“我家孩子老是没礼貌,怎么办呢?”。每个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当孩子的一些行为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时,就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开始在孩子身上操心,企图通过一些手段来改变孩子,让孩子成为自己期望的样子。

漫画家朱德庸在节目中说,自己小时候经常借故不上学,考试的时候也很尴尬,考卷对他来说就是无字天书,数学老师说:“朱德庸,你真是个数学天才,你永远可以在你的答案上面创造出根本不存在的数字。”他的父亲从来没有因为这些事情骂过他。相反,他喜欢画画,父亲就给他买纸,用线做成一个册子。有次父亲带他去动物园时,告诉他:“你看这动物园里有狮子、有老虎、有大象,如果你是狮子,你就做一只狮子,如果你是大象,你就做一只大象,不要轻易改变你的样子,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天分。”我们要接纳孩子的不完美,让孩子顺其自然的按自己的节奏和方向成长。

方法:我们要接纳孩子是一个的独立个体,并非父母附属物的事实,尊重孩子的思想和爱好。不给孩子安排未来的人生,而是让他自己自由的探索,陪伴他的 同时,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

结束语:当灾难来临时,相信每个父母都希望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回孩子的平安,父母是真的爱孩子,只是我们都是新手父母,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这份爱,以至于我们的爱像火一样灼伤了孩子,让孩子带着疤痕生活。学会表达无条件的爱,让孩子能感受父母的爱,拥有资格感,当遇到事情时,潜意识里有个声音说:“你值得、你配、你能行、你有资格”。

我是子谦妈妈,家有男宝,多平台原创作者。一手写字,一手带娃,实现自我价值和照顾家庭两者兼顾,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相关推荐 /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