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中国父母这一生,都有着操不完的心。
其中操心操得最多的就是孩子的成绩。
许多父母认为,只要孩子在学校学好知识,就是受到良好教育了。
这个观点是片面的,孩子的知识教育固然重要,但是绝不能忽略的一点:来自父母自身的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更应得到重视,以下有三点,是父母能教给孩子,让孩子在社会生活中立足。
01良好的生活习惯习惯贯穿于人的生活方方面面,一个良好的习惯或许是造就成功的重要部分。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光在弱冠之龄还是很贪玩贪睡,为此他没少受老师的责罚。司马光的母亲对此非常头疼,想尽一切办法想帮他改掉这个坏习惯。
于是他妈妈换掉原来的棉花枕头,用圆木头做了个枕头,作为一个警枕。每个早晨司马光一翻身,圆木枕就掉落在地上,司马光很自然地就被惊醒。
从这以后,司马光每个早晨都有警枕的提醒,养成了早起的好习惯,天天早早起床读书,这也造就了他日后写出《资治通鉴》的伟大成就。
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早起只是良好的生活习惯之一,还有许多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节俭意识、待人处事有礼貌等等,这些良好的习惯在社会生活中非常适用。
父母是孩子们良好习惯培养的指引灯,假如你的孩子即将步入社会,那么良好的生活习惯必不可少,可以为你的孩子减少许多障碍。
02 吃苦精神吃苦耐劳,只有孩子经历磨练,才能成长。
《孟子》里有一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现在的父母,都给自己的孩子吃好的穿好的,不舍得让自己的孩子受半点苦。有些成年的孩子由于在父母的呵护下温室成长,没有受过任何苦难,出来社会后经历一下小小的磨难便“倒下”了。更为过分的是,一些温室成长的青年任然依赖父母,成为彻彻底底的“啃老”一族。这些温室花朵其实都是父母自己造成的。
给孩子过多地呵护,给孩子过少的磨炼,导致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废人”。
导演姜文在一次采访说过:“如今的孩子,最缺的不是营养品,而是苦头。如今的父母,最缺的不是爱,而是狠心。父母爱孩子这是天性,难的是狠下心让孩子吃苦。”
父母要勇于放手,放手让孩子吃点苦头,你的孩子不可能一辈子躲于你的羽翼之下,雄鹰只有自己翱翔过才能高飞!
千万千万,不要让只有20岁的孩子,要让50岁的父母来养老!
03教会孩子做自己的规划有目标有规划地做事,才能让事情事半功倍。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夺得了世界冠军。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山田本一又一次获得了世界冠军。名不经传的他到底如何成功呢?
山田本一他的自传中作出解释,每次比赛之前,他会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他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
人生宛如一场马拉松比赛,是漫无目的地跑,还是像山田本一有规划地跑呢?
教会孩子有目标有规划地做事情,把所有事情规划好,让孩子树立可行的目标,完成目标后,有成就感地继续做下一件事情。
这样的话,你的孩子在进入社会后,有目标地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不仅减少你对他在社会生活的担忧,并且他还能在社会生存中领先于别人,取得成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生导师,每个父母的社会教育对孩子进入社会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甚至是孩子们日后成功的基石。
许多孩子在进入社会前几乎都是零经验,这就需要父母的社会教育。
父母的社会教育做好了,那么你的孩子将来必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