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备孕>孔融让梨的启示

孔融让梨的启示

孔融让梨的启示

一天,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尊老爱幼—孔融让梨》这故事,主要讲的是在春秋鲁国,一位名叫孔融的四岁小孩非常懂事、聪明。一次母亲端上一盘梨子来,叫孔融先拿。而孔融拿了个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孔融说:“哥哥比我大,大的梨应该给他吃。” 读完之后,一种佩服之情在我心中油然而起,仅有四岁的小孩竟这么懂事,他的一举一动,机灵巧妙的回答深深迷住了我,实在令人印象深刻。简朴的语句中,洋溢着可贵的尊老爱幼品质,蕴藏着那中谦让的美德。孔融与童年的我比起来简直天壤之别,一件令人惭愧的事又在脑海中飘荡着。那事发生在我五岁的时候,一天,弟弟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动画片,我看了看钟,糟糕!电视剧大结局呀。我立即拿起遥控器换了台。弟弟一下子变了眼色,跑过来与我争吵。闻声惊动了奶奶,奶奶从一楼上来,了解了情况后,就说:“浩仔,做哥哥的让下弟弟,而且是弟弟先看的,你还可以下一楼看啊,干嘛一定要在这看。”我说:“就不!”“听话!”奶奶叫。我瞪了奶奶一眼,就气冲冲地回房间了。晚上,趁奶奶在看电视,我刻意在电视机前左摆右摆,拳打脚踢,奶奶叫我别挡着,我假装没听见。最后奶奶也没说什么,就出去了。直到逝世的那一天,我情不自禁想起奶奶对我的疼爱,有想起了这件令人后悔的事,当时我厂狠透自己了,巴不得自己五马分尸。我真对不起奶奶,我自己没有做到先人后己,尊老爱幼,还埋怨奶奶,现在想起来心里真不是滋味。我们做什么首先要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同时也要谦让别人,做到先人后己,自己的收获才会更多,更丰富。 谦让,是一种美德,有时一种尊重,是一种宽容,是一种贡献,是一种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矛盾的救济药。学会谦让,做到谦让,那你一定能品尝到最大的甜头。

读孔融让梨文言文获得了什么启示

孔融让梨的寓意是什么?

意义应该是:我们从小就要向孔融学习,养成尊老爱幼,尊长的习惯. 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许多梨,一盘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 爸爸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 爸爸听他这么说,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 意义应该是:我们从小就要向孔融学习,养成尊老爱幼,尊长的习惯.

读孔融让梨文言文获得了什么启示

做人,做事都要考虑别人的感受,不能老想着自己有没有得到好处,得到了多少。总想这自己到别人那得到什么好处。 大概就那个意思。请投我一票,谢谢。

读孔融让梨文言文获得了什么启示

孔融让梨的故事道理要意味深长

相信大家都听过或看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吧。在故事中,四岁的孔融在吃梨的时候挑了一个最小的梨给自己吃,大的留给五个哥哥和一个小弟弟。爸爸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得到的回答是:哥哥比我大,所以要吃大梨。弟弟比我小,我是哥哥,应该把大的让给弟弟吃。爸爸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要自私,要大方。还告诉我们做事要先别人,后自己。俗话说“先人后己”就是这个道理。

故事中,孔融的一举一动,再加上他那惊人巧妙的回答,显得他格外的懂事、礼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虽然这个故事很短,但它把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描写得非常细致,好像我就是一个旁观者一样。

孔融四岁就知道让梨,可见他是多么懂事啊!我们也要懂得尊敬师长、礼貌待人。所以,请永远记住孔融,记住《孔融让梨》这个故事。

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孔融让梨说明有一个好祖宗是多么的重要!
孔融要不是因为他祖宗是孔子,让了个梨这么屁大个事会这么有名?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的读后感怎么写

孔融让梨:今天,我读了《中华美德故事之友爱篇——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故事讲的是孔融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他有兄弟七人,他排行第六。他很小的时候,就懂得友爱和谦让。在他四岁那年,有一次家里人在一起吃梨,母亲把洗好的梨好在一个盘子里,哥哥、姐姐们都争着去抢又大又好的梨,只有孔融站在那儿一动不动。父亲看到孩子们在抢梨很生气,让他们把手中的梨放回到盘子里,并让站在一旁的孔融来分梨。孔融先拣了两个大梨给父母亲,随后又把大梨好梨依次给了哥哥、姐姐们,而把一个最小的梨留给了自己。父亲问他为什么留最小的梨给自己,孔融说:\“因为我年纪小,当然应该吃最小的啊!”rnrn 读完这个故事之后,我很受感动,它告诉我们:做人要懂得谦虚礼让,要尊老爱幼。今后我一定要以孔融为榜样,在学校多帮助同学们,在车上给老人让个座位,在家里也不能什么都自己占有,有的东西应让给爸爸妈妈吃和用。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孔融让梨”的真正寓意是什么...

“孔融让梨”的故事本是教育中国的孩子们要学会谦虚礼让,但是教科书里却省去了后面部分,所以人们一直认为孔融是一个很懂事的好孩子,其实不然。 当初孔融把大的梨子给了哥哥和弟弟,就有人指出:“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城府。”果然,孔融年龄稍大后,竟然抛妻弃子,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推荐你玩新疆娃纵横时空吧很好玩的游戏哦!

“孔融让梨”说明了什么?

我:你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吗?
她:知道。
我:你觉得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或者说你学到了什么?
她:吃东西的时候,我们要尊老爱幼。
我:那如果这个故事改成“孔融让座”呢?你是不是又要说“乘车的时候,我们要尊老爱幼”了?而且,这个故事里也没有专门说明是给老人和小孩让梨啊,其他人就不该让了吗?所以啊,你要再想得深一点。
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己想要的东西要先给别人”。
我:恩,很好,是不是比刚才好多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要谦让”。这里说的是我们自己想要的东西,要想到别人可能也想要。反过来呢,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就是说,你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应该想到可能别人也是不喜欢的,所以就不应该强迫别人去做。如果一个人处处都只想到自己,我们说这个人怎么样啊?
她:不谦让。
我:对啊,或者说,这个人很“自私”。
。。。。。。

到此,关于那道题目的解答算是告一段落,可其实,在进行上述对话时我渐渐地生出了一种担心。我很怕小朋友追问我“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想要的东西让给了别人,那他自己有什么呢?”,或者更狠一点,直接问我“怎么我们班小朋友吃东西都不让我啊?”。那样我可就真要费思量了。这两个幸好没有问出来的问题背后其实是两个在我看来很复杂的问题:

1.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本身就存在相互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有些还包含着伪善。而这些东西往往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方式存在于我们的日常话语行为中。那么我们该如何向孩子们说明这些?

2.在我们的现实处境中,经常出现和我们被要求接受的道德相矛盾的地方,我们又该如何向孩子说明?比如我们教育孩子要诚实,而学校可以在大冷的冬天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要求女生穿裙子上学!当孩子抱怨时,我选择对她说,学校这样做是很不对的。可如何在维护和消解学校/老师的权威间保持平衡在我而言的确是很困惑的。

很多年以前在《南方周末》上读到过一篇小文章,作者提到她每周都带女儿去上音乐课,从来不迟到。一次下大暴雨,她们还是准时到了,可老师没来。等了很久,雨停了,老师来了,看看教室里只有很少的学生,就说了句:今天不上课了,大家自习。回家的路上,女儿哭了。母亲搂着女儿说:孩子,是老师错了,你没错。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很想知道那个孩子好不好。